浅议接入网
发布时间:2006-10-14 4:05:07   收集提供:gaoqian
——在接入网侧作IP业务分流合适吗

银川市电信局 刘继武
1 接入网概念由来

  近些年,随着竞争的加剧,电信运营商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由电信业务提供商变成服务商,尽量满足用户通信需求已成为中心工作之一。其中,如何才能有效地将用户接入电信网,一直困扰着运营商。

  在以前,用户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也仅限于话音通信(或基于64kb/s话音通道的数据通信),应该说用户的接入并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现在随着业务的扩展,用户的范围已不局限于城市,郊区、农村都有大量的用户,地域分布极其广泛与复杂;同时,用户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话音、数据、视频图像等等都有需求,而且用户对数据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步与异步、分组转发与透明专线、通信速率从低到高……,传统的64kb/s话音通道已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概括说用户接入具有两个多样性:接入环境的多样性与接入业务的多样性。

  实际上,传统电信网的体系结构与多样性的用户接入是存在矛盾的。以前,为解决用户的接入(主要是从经济性、实用性方面考虑),陆续出现了很多方案,像用户环路、交换机远端模块等等,由于时代所限,缺乏统一与长远的规划,基本上各自为政,在技术上都属于改良主义,都是在不变革传统电信网结构的情况下作改进修补。不过,因为当时业务单一,还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是随着网上业务量的剧增,面对如此众多且有复杂要求的用户,整个网络已不堪重负,传统电信网体系结构上的不足已开始显现出来。

  为此,具有统一电信网络思想的接入网概念被提了出来,它不仅是针对用户接入提出的,对整个电信网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简单地说,就是把全网分为3部分:核心网、接入网、用户驻地网,见图1。接入网与核心网构成电信公网。接入网负责用户的接入,核心网负责业务的处理,两者的划分基于功能的划分。如此定义,接入网与核心网便有了明确的分工,由接入网来适应用户的多样性,用户的不一致性被接入网屏蔽掉了,核心网面对的是一致的用户,极大地简化明晰了网络的体系结构。

  该意义下的接入网设备具有3个特点(也是要求):

  (1) 支持多业务接入。这是服务于用户的必然结果,用户有什么通信需求,就要尽量能够提供服务来满足。要求用户适应电信网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

  (2)只负责业务的传输,不处理业务,对业务透明。简化功能,因此结构简单,在技术上容易实现,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可靠性,还便于维护,适合复杂地理环境下的用户接入。

  (3)具有标准的接口。接口标准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方面,有了明确的技术规范,便于设备产品化;另一方面,开放的接口,使市场完全放开,打破了垄断,形成了竞争,降低设备成本。

2 V5接入

  秉承该思想的一个实用版本就是常说的V5接入,指接入网设备通过V5接口与交换机对接。V5接口是在电信运营商的推动下(交换机厂商起初持观望态度),由ITU-T提出的。这是一个主要用于POTS的标准。基本思路如图2所示。



  L3地址是公共的,接入网将物理端口与L3地址对应,交换机将L3地址与用户号码对应,两者对接后,接入网的物理端口便与用户号码一一对应上了。思路很简单,当然,一些相关的联系用的信令是不可少的。出于可靠性考虑,还设计了保护功能。总的来说,V5接口是简单的,实用的,可行的。通过接入网接入的用户与交换机直接带的用户享有相同的服务,没有任何不同。

  目前已投入商用的V5接入设备主要用于话音用户接入,附带多业务传输能力(64kb/s专线、2Mb/s中继、CATV),它一经推出,立刻取代以前的远端模块,牢固地占领了农话接入市场,大量应用于城市新建小区的电信接入,在一些地区的本地网优化上也被采用。

3 存在的争议

  V5接入的成功是否预示接入网的发展就一定一帆风顺呢?至少目前还不是。

  接入网概念是为适应充分发展的、具有极端庞杂性的电信网络而提出的,它的优势体现在整体与规模上,但目前的现状是传统电信网结构上的不足虽已显现,可还未到必须革新的程度,一些技术上的点滴改良仍然做得比较好。在接入网思想中,最具生命力的特性——功能单一性——同时也成了最具争议性的特性。从整体来看,它带来的是全网的简洁明晰;若从局部来看,则损失一定的实用性。比如接入网无交换功能,若与母局的通信中断,则下面所带的所有点的通话都将中断,这在某些人看来是无法容忍的,他们认为只要物理上连通,业务上就应该也连通。如此,则各个接入网点应具有一定的交换功能,接着计费功能也需要……,相关的功能要求立刻复杂起来,几个点是可行的,但若网络大到包含成百上千个点,那又是否可行呢?

  在还没到必须放弃某些局部以换取全局利益时,真正意义上的接入网概念是很难被接受的,这正是其推行起来时的阻力所在。

4 IP业务分流

  有些东西是不好放弃的,因此就有了一些折衷的做法,在接入网侧作IP业务分流即是一例。接入网侧作IP业务分流,其本意是想将不同的业务直接接入到各自不同的目的网络中,话音送入PSTN,IP数据送入到ISP,以消除Internet业务对电话网的影响。为此,就要将位于ISP处服务器的 部分功能移至接入网侧来完成,要作拨号拦截,还要做一些计费等原来由交换机负责的工作,与原来仅仅透明传输的功能相比,设备复杂不说,维护难度与维护量也大大增加。另外,从业务量上看,目前,接入网设备一般用于农话和城市新建小区,相对于已存在的大量市话用户来说,IP业务量是很小的,如果要作IP分流,也要全本地网都作,单作接入网分流意义也不大。而且,从全网来看,整个市话网实际上相当于ISP的接入网,IP业务分流也是全网的事,也不应放到作为局部的接入网侧。况且已出现专门的局端IP分流设备,容量大,维护起来也方便。分流IP业务,单从接入网设备来讲是可实现的,但若放到全网看则是不合适的,因此,笔者不赞成在接入网侧作IP业务分流。

5 接入网前景

  应该说接入网概念现在还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目前并不被很多人看好。不过,在很多方面它的优越性已渐渐体现,预示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例如,现在国际上正在建设多个不同的卫星通信系统,其中的“铱”系统与全球星系统是两个本质上完全不同的方案。“铱”系统的交换选路由在卫星上完成,每颗星都具有复杂的星上处理功能,可以脱离地面控制独立运行,但运行成本较高,通话费昂贵;而全球星系统的卫星仅起到接入作用,没有复杂的星上处理功能,所有呼叫建立、处理和选路由均由地面的电信网完成,通话费用很低,大约只相当于“铱”系统的1/10,但全球星系统不能脱离地面网络而独立运行,不如“铱”可靠。两者孰优孰劣

笔者倾向于后者。实际上,前不久“铱”运营商申请破产保护就已经能说明些什么了。

  接入网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领域,目前市场很大,不同的产品都能得到发展,占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外部竞争的激烈,残酷的自然法则必将淘汰大批的劣者,唯一能生存下来的只能是那些真正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在IT领域存在的很多体系之争,如Gb/s路由器与ATM交换机之争、CISC与RISC之争 ,等等,这种情况在接入网产品发展过程中也有所体现,实际上都反映了技术在能够做事情后向能更好地做事情方向前进时遇到的一个抉择:是革新还是改良

这不是简单定个标准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少数几个厂商所能控制的。现在IT业的竞争非常激烈,方向性的决策失误常常导致不可挽回的败局,在目前这种形势尚不明朗的时期,产品的定型就更需要非常慎重的考虑,在兼顾短期商业利益的同时,不能放弃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摘自 北极星电力技术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