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基站动力监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2)
发布时间:2006-10-14 7:52:51   收集提供:gaoqian
移动基站动力监控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2)(巢京) 4监控中心 SC可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实现查询、检索、统计分析、上传信息和指挥调度功能,可设 在中心枢纽楼。一般由维护操作台、查询台和视频监控台、中心数据库服务器、核心路由器、局 域网等构成。网络采用局域网设计,利用快速交换式以太网技术,将各个设备连接起来,通过核 心路由器与外界连接。 维护操作台、查询台和视频监控台可采用Pentium Ⅱ处理器的多媒体PC,运行Windows NT工 作站版。维护操作台的数目应可以扩充,各操作台可分别负责监控管理不同的基站,也可共同监 控管理同一基站。 中心数据库服务器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数据中心,运行高性能、大容量的分布式数据库服务器 软件,并具备Web Server功能。它的性能和可靠性关系到整个监控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推荐采 用双服务器热备用的Cluster结构,用两台高性能服务器相互备用及高容量磁盘阵列来保证监控系 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核心路由器提供所有远程通信的汇接功能。各交换局的时隙汇接路由器通过DDN、局间中继构 成监控系统的骨干网,另外还通过X.25构成骨干网的备用网络。 5与省监控中心的接口 5.1MMI的功能 监控网络的SC与上级网管、监控中心的接口称为 Monitoring Network Interface(以下简 称 MNI)。MNI的基本功能有:监控网络数据的实时上传;监控网络采集到的重要告警实时上报;对 监控网络历史数据的查询、统计和分析。接口必须标准化。 能满足前面3种要求的实现方法有很多,但是同时满足标准化要求的方式主要有WWW/Java接 口和标准网管协议/接口两种方式。 5.2利用WWW和Java技术定义MNI 用WWW技术和Java技术相结合,可构造标准化的MNI。具体方法是将SC中的MNI接口设备配置 成 一台WWW Server,利用Java技术实现数据和报警的实时传送,并利用CGI技术实现历史数据的查 询 和统计。 WWw和Java相结合,已在Internt上开展了如电子商务等复杂应用,安全性及实时性都可得到 保证。这是一项成熟技术,非常容易使用,在上级网管/监控中心只需配置具有通用洲览器的计 算机即可。 5.3使用标准网管协议的接口 与用WWW/Java技术定义MNI相比,利用标准的网管协议是一种具有更高效率和更灵活功能的 方式。其中以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为基础的Q接口是各种网络功能单元之间的标准接口。 它提供了信息模型的定义、实时数据传送、告警处理和面向对象的操作等非常全面而灵活的功能。 但是CMIP是比较复杂的。在CMIP被提出之前,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就在网络管理中被 广泛使用了。SNMP与CMIP相比,不具有那么强大和复杂的功能,但是非常紧凑和容易实现,因此 它也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标准。 在我国电信网络管理中要求使用Q3接口作为标准接口,因为CMIP代表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趋 势, 而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网管系统所采用,因此我们建议采用基于CMIP的Q3接口作为MNI的标准规 范。 6移动局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示例 以汕头移动局为例进行介绍。试验网包括1个监控中心和10个监控局站。其中8个局站分别座 落于不同建筑物内。 监控网络为二级结构,SC内部采用100Mb/s全交换式以太网作为骨干网,以确保网络性能; 核心服务器采用Cluster结构,进行双机热备份,共享一个磁盘阵列。SC的路由器是整个监控网 络的核心路由器,采用高可靠性、高性能且有很好的扩容能力的产品。交换局SU与SC之间的主用 信道采用E1,可直接接入SC的核心路由器,同时各通过一条64kb/s的数字专线接入X.25网,作 为备用信道。对于基站与交换局不在一座建筑内的情况,则采用时隙提取方式从2Mb/s的E1信道 提取64kb/s时隙作为监控主信道,同时采用GSM数据接口设备与SC核心路由器的远程访问接口构 成备份路由;对于基站与交换局处于同一建筑内的情况,则直接通过网络线接入交换局内的局域 网。 各交换局SU通过时隙汇接路由器将它管理的基站SU接入监控网络。交换局SU内部局域网采用 10/100Mb/s的共享以太网,以满足设备监控和6帧/s图像监控的带宽要求。 本方案在设计中注意了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设计上要注重的是成本与性能的合理分配,尤其是对为数众多的移动基站监控系统提 出了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而注重提高监控网络和监控中心的性能,从而使总体系统具有很高的性 能价格比。 另外,整个系统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视系统的开放性。整个监控系统,从监控中心到基站内 部,其网络协议都采用标准的 TCP/ IP协议。基站的监控器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 TCP/ IP路由 器使用,并可提供标准的Ethernet接口。这样监控系统一旦建立,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将各个基站 纳入其中的内部网络,可以在它的基础上开发各种其他业务。 第三,整个系统的各个部分都非常重视其扩容和升级能力。如在基站监控系统中,我们使用 模块化的智能采集单元,这样为将来扩容留下了充分的余地;在系统的配置中,也充分考虑到了 这一点,并提出了比较超前的高性能设备配置方案和网络方案,以保证系统持久的生命力。 摘自《电信技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