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络的建设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逐步走向大众化,据统计,2003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将达到6800万,宽带用户将达到980万户。IP网络的建设发展中绝大部分是运营商所承建,特别是这两年增长幅度最大的宽带IP网络的建设。
从发达国家的数据和窄带业务数据构成来看,2000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 数据业务达到了30%左右的持续收入增长,话音业务出现了1%的连续下跌趋势。
* 从业务量的数据统计,运营商的数据业务量达到了95%以上,而话音业务量是5%左右。但是从收入构成上分析,80%以上的运营收入来自于话音业务,数据业务的运营收入还不到20%,这与业务量的数据构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方面证明了数据业务的高速发展势头;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数据业务需要加强盈利能力的创新和改造。从业务收入方面成为运营商的真正的金矿。
发展
IP网络在运营商的建设中已迈过了用户的认证、计费等基础运营、管理的问题,包括从技术上为宽带价值链创造有利的应用环境。
万兆技术的全面提升和规模商用标志着IP网络完全满足电信业务向多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运营商一方面解决了带宽上的高收敛状况,致力于针对重要的电信级业务实施宽带业务量模型保证,另一方面通过电信级万兆平台的IP设备技术上进行全面升级,运营商有能力解决电信级实时连接性业务的服务质量保证和业务通道技术,在IP网络上面开始承载分组话音业务和高带宽的多媒体业务,构建以多媒体业务为核心的下一代基础网络,基于原有的宽带网络上逻辑的划分INTERNET网络和电信级业务网。
挑战
IP网络进入到万兆IP电信网时代,必然要对前期的IP网络建网理念进行挑战,首先单纯围绕因特网建设,使得宽带IP网络强调的是建网快速转发和简单接入、业务的尽力而为模型。在这样的承载网上,IP电信业务的控制层的加载就遇到了很多的波折,而事实证明对于下一代的网络的建设必然要从IP全网的角度考虑电信级IP业务的全流程,构建业务创新盈利的公网。
* IP电信业务承载———早期的IP网络设备建设采用园区网级别的路由器和交换机,特点是快速转发和简单接入,在IP电信级多业务的承载方面,INTERNET只是其中的一个业务,需要在万兆平台上对网络的整体性能和业务功能全面提升。如:IP骨干核心层面的海量业务流的性能恒定的要求;IP汇接层面的业务流汇聚和针对不同业务流的分流处理要求;IP接入层面的智能业务流处理保证端到端的业务服务质量和业务通道、大容量电信级多业务IP融合的组网和技术处理等。
* IP电信业务实施———原有的IP网络由于INTERNET业务承载的“尽力而为和非连接性”特征要求,没有明确的业务量模型计算和全网的流量模型设计,只是堆砌了一个连通的高带宽IP网络,缺乏针对IP电信级多业务的带宽收敛比的层次量化要求,缺乏服务质量的端到端保证;缺乏针对IP电信级业务的实时连接型的技术升级和50ms的全网健壮性要求;缺乏全网的安全策略的考虑等问题。
* IP电信业务管理———针对IP电信业务的管理是立体的全方位的管理,包括用户管理和业务管理、设备管理。针对IP电信网中的多业务运营的情况要求能够细分用户的业务类型,开展有效的用户管理,包括认证、计费等。如INTERNET业务的Radius认证计费、NGN业务中的分组话音和多媒体业务的用户管理等;业务管理就需要协调所有的网络设备策略。原有的IP网络设备的业务策略是分散的、本地化的配置管理,无法通过统一的业务策略机制下保证从局端的接入侧设备开始统一的QoS、安全等策略实施。对于IP电信网中的设备管理,传统网管无法实现分散设备和端口的环回测试、故障定位、分级分权、到末端设备的智能树型层次网管。
* IP电信业务融合———由于IP业务的高速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导致了接入设备层面的多样性,包括有DDN、ONU、L2/3层交换机、IAD、DSLAM多种设备存在,实际上它们都是承载IP电信业务,只是不同的时期IP业务的需求产生不同的设备形态网络结果,如何通过机架式的大容量、高密度、丰富的接入端口方式、统一的网管维护来解决接入层的设备多样性问题,业务的融合面临着从接入网开始融合的挑战。针对目前的NGN控制层面的发展和演进的趋势,如何利用现有的宽带IP网络开展即时盈利的分组话音建设到多媒体、高带宽的IP电信业务的全面规模运营等。
考验
IP网络发展到真正适合运营商的万兆IP电信网,的确面临着方方面面的考验,INTERNET业务带来了IP网络的渗透率和用户群的基数发展,同时也将原有的“免费午餐”的阶段推进到用户接受按时长、流量、内容收费的阶段。但是目前IP网络缺乏的是能够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的电信级IP业务,这种业务要求苛刻的服务质量、实时性网络连接、高带宽的IP话务量模型、安全健壮的网络保障机制。万兆IP电信网在建网理念上的突破是保证运营商在业务的持续盈利的根本保障。
----《通信产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