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是MPLS向光网络扩展的必然产物,它为了适应对智能光网络进行动态控制和传送信令的要求而对传统的MPLS进行了扩展、更新。使用GMPLS可以为用户动态地提供网络资源,以及实现网络的保护和恢复功能。
向光网络进行了扩展的GMPLS不同于传统的MPLS,主要在于它支持多种类型的交换单元,即GMPLS除了支持分组交换,还支持TDM、波长和光纤交换等。为了支持这种新型的光交叉连接,GMPLS不仅拓展了传统的MPLS的信令和路由协议,而且还增加了新的功能。同时,GMPLS还对传统MPLS控制平面进行了扩展。以下我们将详细介绍GMPLS的体系结构。
与MPLS TE(流量工程)相同,GMPLS网络由两个主要元素组成:节点(同样被称为LSR)和路径(同样被称为LSP)。但GMPLS的LSR包括所有类型的节点,可以是PSC(分组交换),也可以是TDM、LSC(波长交换)或FSC(光纤交换);LSP则既可以是一条传递IP包的虚通路,也可以是一条TDM专线,或是一条DWDM的波道。
1. 信令
信令用来完成LSP的建立过程。GMPLS的信令由三部分组成:
信令的功能性描述
扩展的RSVP-TE
扩展的CR-LDP
GMPLS-RSVP-TE和GMPLS-CR-LDP是功能相同的两个协议,MPLS中就没有进行选择,GMPLS也不作明确要求,完全交由运营商选择(当然运营商必须选择,因为两个协议是无法互通的)。
与MPLS-TE的信令过程相同,GMPLS的LSP建立过程也是由上游节点向目的端发出“标记请求消息”、目的端返回“标记影射消息”。所不同的是,“标记请求消息”中需要增加对所要建立的LSP的说明,包括LSP类型(PSC/TDM/LSC/FSC)、载荷类型和链路保护方式等。另外,由于传输网络的路径通常都是双向的,因此GMPLS特别定义了建立双向LSP的方法。同时,既然是双向LSP,自然没有上游和下游的区别,LSP的两个端点都有权发起LSP的建立过程,如何处理这一冲突,GMPLS建议采用比较双方Node ID大小的方式,这就意味着所有交换节点(包括PSC、TDM、LSC、FSC)都必须配置一个公用的Node ID。
2. 路由与寻址
控制平面的一体化并不等同于没有层次结构,控制平面的层次结构体现在路由域的划分上。
如果路由器将ADM或光交换机视为路由上的邻居(Neighbor),就会形成R1-ADM-ADM-R2-光交换机-光交换机-R3这样一条PSC-LSP,这就意味着,路由器在分组头上打的标记需要由ADM或光交换机完成交换。很显然,ADM和光交换机不能完成分组头的标记交换过程,它们有其固有的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和光交换)。因此,路由的结构必须是层次化的。
GMPLS将网络划分为两个层次:分组交换层(PSC)和非分组交换层(non-PSC)。非分组交换层当然还可以细分,特别是当TDM与光交换由不同设备完成时,进一步细分是非常必要的。每一个非分组交换层可以自成为一个AS(自制系统),即自成一个单独的路由域。每个域内可以运行不同的内部路由协议(GMPLS仅定义了两种扩展的IGP协议:OSPF-TE和ISIS-TE),域间则运行扩展的BGP4(目前尚未定义)。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路由网络中,两个IGP的邻居之间必须用物理链路直连,否则二者不能成为邻居。因此,GMPLS重新定义了链路的概念,规定网络有权将部分LSP作为链路并在路由域内进行通告。为此,GMPLS还设计了一个复杂的链路管理协议(LMP),这是GMPLS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
GMPLS是由MPLS-TE演进而来,信令和寻址是两个重要体现。MPLS-TE规定了两种寻址方式:显式路由(Explicit Route)和逐跳路由(hop by hop)。Explicit Route类似于源路由技术,在入口处指定路径中的每个节点;而hop by hop则是由中间的每个节点自行决定下一个出口节点。很显然,hop by hop模式要求中间的每个节点拥有全路由,这对于设备路由处理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为了降低对传输网络设备的要求,GMPLS指定显式路由(包括宽松型和严格型)作为设备必须具备的能力,将逐跳路由作为可选能力。
3. GMPLS中的标记
GMPLS网络包含了各种交换方式:分组交换、电路交换甚至光交换,所以标记也不能仅仅用于加载在分组头上用以标识每个分组的交换方式。GMPLS分别为电路交换(主要是SDH)和光交换(包括LSC和FSC)设计了专用的标记格式,以满足这些业务的需求。在非分组交换的网络中,标记仅用于控制平面,而不用于用户平面。一条TDM电路(TDM-LSP)的建立过程与一条分组交换的连接(PSC-LSP)的建立过程完全相同,源端发送“标记请求消息”后目的端返回“标记影射消息”。所不同的是,标记影射消息中所分配的标记与时隙或光波一一对应。
4. 链路管理协议(LMP)
链路管理协议包括控制信道管理、链路所有权关联、链路连接性验证和故障隔离/定位。其中后两项为可选项。
4.1 控制信道管理
控制信道用于在两个邻接节点间承载信令、路由和网络管理信息。GMPLS采用专用信道(与数据信道分离)承载控制信息,不仅因为在传输网络中必须采用这一方式,而且因为采用专用信道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可管理性。
GMPLS对控制信道的可用性要求极高,与数据信道的分离也为此提供了可能。GMPLS通常要求为控制信道预配置备份通道。控制信道与数据信道分离会给IP网络带来一些困惑,因为传统IP网络是通过控制/路由信令来判定数据通路的状态,在出现故障后通过路由的重新计算为数据寻找新的路由。所以,在数据信道与控制信道分离后,GMPLS必须为数据信道设计新的协议以完成数据信道的检测。
4.2 链路所有权关联
交换链路所有权可以动态改变链路的特性,可以增加链路、改变链路保护机制、改变端口标识符等。
4.3 链路连通性验证
链路连通性验证是一个可选的规程,在链路交换配置阶段会协商是否启用此规程。链路连通性验证规程主要用于验证数据链路的连通性,它通过发送Ping类的测试消息逐一验证所有数据链路〔包括捆绑链路中的每一个组件(component link)〕。
4.4 故障定位/隔离
故障定位对于网络运营非常重要。快速的故障定位是实现快速自愈和快速人为响应的前提。
故障定位分为两个阶段:故障检测和故障通告。在各种传输协议并存的GMPLS网络中,光信号丢失是最通用的检测手段。但在复杂的纯光网络中,光信号经历了众多器件环节,准确地定位仍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程,带外的管理系统可能是一个良好的辅助手段。GMPLS还没有能够制订完善的规程来完成这一功能,它只是提出希望系统能够综合各个采集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更智能的分析,快速定位故障点。
GMPLS体系中还有很多待完善的内容,所有协议还都仅仅是讨论稿,还有很多不成熟的方面。GMPLS是否能够按照预想的目标统一传输网络和交换网络,也还是一个未知数,但网络智能化的方向不容置疑,未来的网络必将是灵活、智能管理的网络。
人民邮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