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智能网技术体系
发布时间:2006-10-14 3:57:00   收集提供:gaoqian
欧振猛 郑国权


  摘 要:传统智能网技术在语音领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网络多元化、业务多样化和接口标准化的理念对网络体系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集中描述了综合智能网体系结构和业务能力,认为:综合智能网突破传统业务开发、运营的限制,实现了设备制造商开发交换机业务,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和第三方独立业务提供商联合开发智能业务,网络运营商和第三方独立业务提供商进行业务运营的三赢模式,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

  关键词:业务平台 综合智能网

一、智能网现状

  电信网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综合化和个人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电信业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对通信能力的要求正在提高,要求电信网为用户提供更多、更方便的业务,如被叫集中付费业务、记帐卡呼叫业务、统一消息、统一号码等。

  客户需求的变化推动业务的发展,业务的发展决定网络建设的发展,而业务的提供更进一步引导客户的消费。随着网络多元化的发展,业务竞争取代了规模竞争和价格竞争。处于核心位置的业务层最能将不同的运营商拉开档次,是运营商全面发展的契机和有力帮助。网络的发展要求将网络运营和业务生成分离,形成一种独立于网络运营商的第三方业务提供商角色,从而出现一种由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终端提供商、ISP等各个环节组成的新的产业价值链。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定位为布局、筹划、引导的领导者。业务平台的统一、开放成为当务之急。

  传统电话业务是基于接入用户线的业务。用户的所有信息都存储在其物理接入点所对应的本地交换机上,用户和接入点之间具有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实际应用中,很多电信业务并不要求用户和接入点之间具有这种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而允许用户在任何接入点接入,费用记在该用户的帐号上,而不是记在接入点所对应的话机帐号上。在传统电话系统上开发新业务复杂程度和开发难度很高,而且网络中的所有交换机都需要加载相应的软件模块。

  智能网1992年应CCITT标准化而生,主要解决传统电话系统提供新业务的问题。智能网的核心思想是交换功能和业务控制功能分离。它在原有通信网的基础上设置一层叠加网络,是一种快速、方便、经济、灵活、有效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结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图1、智能网系统结构


  SSP(Service Switch Point):业务交换功能,负责呼叫基本交换功能,负责智能业务的识别,并通过标准的INAP协议与SCP中的业务逻辑交互操作。

  SCP(Service Control Point):负责业务逻辑的执行,业务数据库的操作。

  SDP(Service Data Point):存放业务逻辑数据。

  SMP(Service Manage Point):业务管理功能,负责业务逻辑、业务数据、用户数据以及网络方面的管理。

  SCE(Service Create Environment):负责业务的创建、验证、和测试。

  SMAF(Service Manage Access Function):智能网网管维护终端,实现和SMP的人机命令操作。

  IP(Intelligent Peripheral):媒体资源中心,可实现录音通知管理、语音合成、会议桥接等功能。

  智能网的目标是不断为现在、将来所有的通信网络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新业务服务。包括电话网(PST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移动通信网(PHS、GSM、CDMA)、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因特网等。

  目前智能网方面大量应用主要集中在话音领域,比如固定网智能网和移动智能网。固定智能网是最早投入商用的、基于INAP的智能网系统,固定网智能网在传统电信网络(PSTN)的领域建立了自己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基于CS-1~CS-5的IN理论。各种智能网系统单独向用户提供特定类型的业务。随着电信运营商业务范围的拓展,提供的业务类型不断增加,这些业务的融合需要进行全面考虑,而综合智能网是解决方案之一。

二、综合智能网

  智能网在话音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标准情况如表1所示,其成功的运作模式不断向其他领域(比如分组数据交换领域)扩展和演进。智能网在新兴的电信网络(AN: Active Network、TINA: Tele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rchitecture)中得到了延伸和补充。智能网SCP在控制域中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综合智能网系统的目标就是以对承载网改动最小为前提,以对IP网络、PSTN/ISDN/BISDN、PHS/GSM/CDMA等无线网络等资源融合技术为基础,在一个与网络无关的业务平台上,基于标准的接口为运营商提供丰富实用的、能快速回收成本的多种增值业务。综合智能网网络结构如图2所示:



图2、综合智能网结构


  从图中可以看出,综合智能网采用了和现行网智能网相同的体系架构。

  综合智能网能够控制包括PSTN/ISDN交换网络、无线网络(PHS网、GSM网、CDMA网)和IP数据网,同时在高层以标准化的接口支持业务计费、网络管理、业务开发、第三方服务接入等。

  原来智能网标准中只是将SSP和SCP之间的通信协议进行标准,形成了INAP协议,而SCP和SDP、SCP和SMP、SCP和SCE等协议仍然未进行标准化,主要为各个设备制造商自行定义。因此在进行业务开发仍依赖于设备制造商,而且在业务互通方面仍存在问题。

  综合智能网一方面将各种不同的业务网络进行接入和控制,同时还通过协议/接口标准化来完善智能网业务接口协议,为网络扩容和业务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合智能网SCP和PSTN/ISDN交换网络以及无线网络之间的控制协议均比较成熟,但是在和IP网络方面的协议方面尚未完全确定,这是由于一方面智能网最初从话音领域开始发展,后来才向数据领域扩展;另一方面IP网络的通信协议相当繁多,各种不同应用涉及的协议各不一样,如何进行统一控制处理也是一大难题。国内的综合智能网研究也主要集中的话音领域的融合。

  目前国际上正在研究的综合智能网主要集中在将固定网智能网和移动智能网进行融合,从分立的结构开始进行过渡,第一阶段是完成固定网智能网SCP和移动智能网SCP的融合,第二阶段则完成固定网智能网业务逻辑和移动智能网业务逻辑的融合。对于数据网络方面的智能网控制研究,早期欧洲曾经试验过基于BISDN的宽带智能网,后来由于BISDN发展不尽人意,基于BISDN的宽带智能网技术被束之高阁。

三、综合智能网和软交换比较

  软交换是实现NGN的一种有效手段。综观综合智能网体系结构和软交换解决方案,综合智能网中的SSP类似软交换体系中的软交换设备,SCP则等同于软交换体系中的应用服务器。特别在于业务能力方面,两者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共性存在。这是因为软交换系统在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同时充分考虑了网络业务能力问题,而综合智能网从一开始就是围绕网络业务开展。

  对于业务设备SCP和软交换应用服务器,有如下相同之处:

  网络层面相同,系统功能相近。

  向下为不同网络提供支持INAP、WIN、CAMEL、SIP、H.323等多种协议。

  向上提供有效的、标准的API开发接口(如Parlay/OSA、JAIN)。

四、业务能力

  任何一种网络都必须有良好的业务支撑。网络本身能够提供很好的业务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用户的需求千差万别,业务模型不可能一成不变,网络不可能从一开始就能满足所有用户的业务需求。因此建设一种用户接口标准和友好、开发方便的系统是相当重要的。而综合智能网充分考虑了这一点。

  开放的技术思想:充分地汲取先进的IT技术,广泛地采用能提供面向对象的分布式应用环境的中间件技术(CORBA、J2EE),业务的设计、开发、测试与部署所使用的技术和IT应用所使用的技术(OO、UML、Java、JSP、EJB、XML、应用服务器等)保持同步。

  开放的业务系统:通过标准APIs(Parlay/OSA,JAIN)的方式将网络功能向外开放、业务可以部署在电信网络域之外(Internet 或Intranet)的应用服务器上、业务可以由第三方独立业务提供商创建和运营。

  第三方独立业务提供商增强了智能业务的应用:智能业务的开发和运营不再是网络商的特权,这时网络商仅仅需要提供网络资源,不再是唯一的业务提供商,业务生成、运行和经营可以属于第三方业务独立业务提供商。

  智能网业务能力将会发生新的飞跃。

五、结语

  在当前电信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如何满足用户需求不断变换和增长,利用自身特点来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进行长期的规划来适应未来的发展,成为网络运营商需要总体考虑的问题。而综合智能网主要目的是利用一套智能网系统为多个不同协议的网络提供服务,集中突出了业务能力。它提供了一种良好的业务开发平台,树立一种业务开发模式,以不变应万变。这样,可以突破传统业务开发、运营的限制,实现了设备制造商开发交换机业务,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和第三方独立业务提供商联合开发智能业务,网络运营商和第三方独立业务提供商进行业务运营的三赢模式。


----《通信世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