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然 李承恕
摘要 介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相对于第二代系统的突出优点,给出UMTS的无线接口协议结构,简述服务接入点和服务原语,最后论述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和功能。
关键词 IMT-2000 UMTS 无线接口协议 物理层
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特点
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第三代系统有很多突出的优点:
(1)全球性:第二代系统是地区性的,而第三代则是全球性的,可支持全球漫游,将使用共同频段。尽管WRC分配给IMT-2000的频段为1885-2025MHz和2100-2200MHz,但在美国,部分频段已用于PCS。ITU即将完成频谱规划,实现全球统一标准;
(2)多样性:现有系统主要以提供话音业务为主,一般仅能提供100-200kb/s的数据业务,GSM演进到最高阶段的速率为384kb/s。而第三代系统的业务能力将比第二代有明显改进,能支持话音、分组数据甚至多媒体业务,并根据需要提供带宽。
(3)满足移动性比特率可变业务的需求:在大动态范围快速移动环境下,数据速率至少为144kb/s,在小范围慢速移动环境下,数据速率为384kb/s,室内环境下,数据速率至少为2.048Mb/s。
(4)满足高质量业务的需求:要求各类移动业务的质量达到可与固定网相比拟的程度;
(5)频率和资源管理灵活,系统开发与维护方便,并可根据需求随时提供新业务/高级业务
(6)适用于多种应用环境,包括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和卫星移动通信;
(7)安全性改善,能满足个人通信安全性要求;
(8)兼容性好。鉴于第二代系统的体制和标准不尽相同(主要是GSM和CDMA)以及第二、三代系统将在较长时间内共存,ITU提出“IMT-2000家庭”概念,以便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兼容。
2 UMTS无线接口协议描述
无线接口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UMTS无线接口协议结构如图1所示。可分为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网络层(L3)。数据链路层又分为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子层和广播/多点控制(BMC)子层。L3层和RLC层分为控制平面(C-plane)和用户平面(U-plane)。PDCP和BMC只存在于用户平面。
在控制平面上,L3分为几个子层,其中最低层与L2层接口,并终止在UTRAN中的子层,记作无线资源控制层(RRC)。与RRC邻接的子层,记作Duplication avoidance,终止在核心网(CN),是接入段的一部分,它为更高层提供接入段服务。诸如移动管理(MM)和呼叫控制(CC)的更高层信令假定属于非接入段,因此它们不在研究范围内。
图1中的每一块分别表示一个协议体。层与层接口处的圆环表示对等通信的服务接入点(SAP)。MAC与物理层之间的SAP提供传输信道。RLC与MAC之间的SAP提供逻辑信道。控制平面内,Duplication avoidance与L3更高子层(CC,MM)间的接口由通用控制(GC)、通知(Nt)和专用控制DC的SAP定义。
图中还示出RRC与MAC和RRC与L1层间的控制SAP。同样RRC与RLC间、RRC与PDCP间、RRC与BMC间也存在控制接口。这些接口使得RRC能够对低层进行配置。基于上述目的,RRC与每个更低层之间(PDCP,RLC,MAC和L1)分别定义了控制SAP。假定每个用户装置(UE)需要一个RLC控制SAP和一个MAC控制SAP。RLC子层提供与所用无线发射技术密切相关的自动重拨请求(ARQ)功能。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RLC协议体是一样的。如果Iu连接点不改变,CN可以请求UTRAN防止丢失数据,这是对UTRAN中RLC子层重发功能的基本要求
2.1服务接入点和服务原语
在服务接入点(SAP),每一层通过一套服务原语(operation)为其上层提供服务。
RRC层通过控制SAP(C-SAP)控制本地的低层(即不要求对等实体间的通信。)而C-SAP原语可以绕过一个或多个子层(参见图1)。
在无线接口协议描述中,应用下列原语命名规则:(1)相邻层之间SAP提供的原语,以服务提供者的名字为前缀,即PHY、MAC、RLC、PDCP或UUS;(2)由应用SAP提供的原语,以服务提供者的名字为前缀,即RRC;(3)控制SAP提供的原语,除了以服务提供者的名字为前缀外,还要加上前缀“C”,即CPHY、CMAC、CRLC或CPDCP
由上述命名法则,可导出下面的符号(其中为request,indication,response或confirm):
物理层(PHY)与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间的原语(primitive):
PHY--
物理层(PHY)与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间的原语(primitive)(经由C-SAP):
CPHY--
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与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间的原语:
MAC--
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与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间的原语(primitive)(经由C-SAP):
CMAC--
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与上层(upper layers)间的原语(primitive)、无线链路控制(RLC)子层与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间的数据传输原语、无线链路控制子层与分组数据集中协议子层间的原语:
RLC--
无线资源控制层对无线链路控制子层的控制原语:
CRLC--
Uu子层(stratum)上的原语(primitive):
UUS--
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子层与非接入子层(non-access stratum)间的原语(primitive):
PDCP--
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子层与无线资源控制层(RRC)间的原语(primitive)(C-SAP)上:
CPDCP--
无线资源控制层(RRC)对广播/多点控制(BMC)子层的控制原语(primitive)(C-SAP上
):
CBMC--
3.物理层服务和功能
3.1物理层服务
物理层为MAC层和更高层提供信息传输服务。物理层传输服务描述数据在无线接口上的传输方式和特征。传输信道通常分为两类:(1)共用传输信道,当寻址某个特定UE时,需要采用UE常内识别方式;(2)专用传输信道,UE的身份识别是由物理信道(如FDD方式下的扩频码和频率,TDD方式下的扩频码)、时隙和频率来完成的。
共用传输信道可详细地分为下面几类:(1)随机接入信道(RACH):只在上行链路存在,通过竞争机制接入,可用于初始接入、非实时专用控制(或业务)信道等数据业务量相对较小的场合,长度受限的数据域(所允许的数据域确切位数待定),采用开环功率控制方式;(2)前向接入信道(FACH):只在下行链路存在,可用于数据业务量相对较小的场合,慢速功率控制,可快速改变速率(每10ms),缺乏快速功率控制;(3)广播信道(BCH):仅在下行链路存在,固定低比特率,需要在整个小区广播;(4)寻呼信道(PCH):只存在于下行链路,支持睡眠模式规程,需要在整个小区广播;(5)下行共享信道(DSCH):只在下行链路存在,并且总是与另一信道相关联(DCH或DSCH控制信道),慢速功率控制,当和DCH相联系时,也可采用快速功率控制,可在整个小区广播;(6)DSCH的控制信道:只在下行链路存在,慢速功率控制,缺乏快速功率控制;(7)共用分组信道(CPCH):只存在于FDD方式的上行链路中,对消息部分采用快速功率控制,可快速改变速率,冲突检测,开环功率估计等。
专用传输信道可细分为下面几类:(1)专用信道(DCH):在上行和下行链路中都存在,可快速改变速率(每10ms),快速功率控制等;(2)快速上行链路信令信道(FAUSCH):与FACH相配合,用于分配专用信道。UE通过FAUSCH来传送预留请求。
FAUSCH只在上行链路存在;UE寻址是副刊固定好的,即每个UE对应一个独特的时间偏移(相对于10ms帧开始),UE从此位置开始发送上行链路信令码。基站收到后即可知UE需要预留一个DCH,并通过FACH告知所分配的DCH。
每个传输信道(FAUSCH除外,它只传送预留的请求)的特征由其传输格式(用于固定速率和慢变速率数据)或传输格式集(用于快变速率数据)确定。传输格式定义为信道编码方式、交织、位速率适配以及它们在物理信道上的映射集合。传输格式集一组传输格式,比如,一个可变速率的DCH有一个传输格式集(每种速率对应一种传输格式),而固定速率的DCH只有一种传输格式。
3.2物理层功能
物理层主要完成下列功能:宏分集分离/合并和软切换的执行;传输信道睥误码探测及对高层的指示;传输信道的FEC编解码和传输信道的交织去交织;传输信道的复用和已编码组合传输信道的解复用;速率匹配;物理信道的功率加权与合并;物理信道的调制与扩频/解调与解扩;频率和时间同步(码片同步、位同步、时隙同步和帧同步); 对高层的测量和指示(比如FER、SIR、干扰功率和发射功率等);闭环功率控制;射频(RF)处理。
4结论
未来无线网络将是基于移动和宽带网的信息网络,其发展需要解决三个问题:(1)各种电信业务的无缝隙寻址接入;(2)移动通信业务质量受无线信道的限制;(3)实现智能化、多媒体和个性化的各种应用。人们对IMT-2000的期望是,实现国际漫游、固定/移动无缝隙多媒体业务,使固定和移动通信系统融合一体。IMT-2000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将接入功能从核心网功能中分离出来,接入网络移动终端提供一个独立于核心网技术的接入平台,通过它可以接入核心网,并为移动终端提供网络服务。因此,对无线接口协议各层进行研究,对实现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目标有重要意义。
摘自《电信快报》20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