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运营商将注意力集中在利用其现有设备提高无线蜂窝网络的性能上,因此采用先进的网络监测工具来实现对射频覆盖范围的严格控制就成了实现网络优化的关键所在。
尽管中国的移动通信已经历了十年的飞速发展,但这一市场仍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因此运营商在努力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不断地遇到挑战。消费者和商业人士不但期望移动通信业务有更高的品质和实用性,对于所谓的纵向延伸技术(如:基于现有2G网络的数据业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对于运营商们来说,2.5G业务同样被他们看作是在中国这个快速增长的市场上扩张业务和保持竞争力的颇具潜质的利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虽然已经相当庞大,但仍然在快速地增长着,这就意味着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已变得比以前更为重要。网络越复杂,涉及的业务层越多,需要考虑并实现兼容的参数的数量也就越多。当网络的业务模式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且网络间彼此干扰时,网络优化技术,相对于尚未实施优化的网络,更显出其无穷的魔力。
在世界的其它地方,运营商同样面临着网络优化的问题。例如,在无线蜂窝通信市场较为成熟的欧洲和南亚地区,运营商出于将资本投资最小化和现有资产回报最大化的目的而进行网络优化。这似乎是一个恒定不变的规律:为了保证无线蜂窝网络容量和业务质量的稳定,必须对无线蜂窝网络不断地进行优化。
同频干扰问题
在GSM网络中,同频干扰屏蔽了低电平的载波信号,造成了话音质量的下降;而在CDMA网络中,干扰耗尽了网络容量,使得噪声电平增加。这两种情况导致的最终结果都是网络性能下降,从而使用户满意度降低。
但是,仅仅调整天线波束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引起同频干扰。这是因为如果对天线产生的射频能量未加严格控制,其杂散旁瓣以及后瓣可能会在相邻或邻近小区的方向上产生影响,形成干扰隐患。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当某地有多个运营商存在,并且天线又位于同一站点时,该地的小区干扰问题也会层出不穷,这些让网络优化人员头痛不已。
让射频到需要它的地方去
对射频能量加强控制的需要促进了目前天线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发展旨在降低杂散发射,加强对天线覆盖范围的控制。
在GSM网络中,干扰影响的大小通常用载波信号(C)与同频干扰水平(I)的比值来表示,也称为C/I比值。GSM网络可接受话音质量的最小C/I值为9~10分贝。当干扰水平降低时,C/I值便增高,话音质量和网络容量因此得到改善。
有关研究显示C/I值的提高与天线上波瓣的抑制度有关。在寻求降低干扰水平时,尽可能地对上波瓣进行抑制就成了天线设计师和制造商关注的焦点。过去,上波瓣的抑制度通常在12dB以内,而如今的目标抑制度已达到了18~20dB。
网络发展带来的问题
当网络不断发展、新技术不断产生,网络优化工作就会更频繁,而地位也就更为重要。例如:实时视频传播等3G业务,将导致大量不可预测的小区业务负载,优化难题中又必须考虑网络覆盖这一因素。
对将来网络优化的预期,促使对远程天线倾角控制技术需求的增加(远程天线倾角控制技术主要是指从天线塔顶以外的其它地点对天线倾角进行控制的能力)。Smyth认为远程倾角控制有许多优点:无需租用设备登临天线塔的费用;避免了对在同一地点拥有基站的其他运营商的影响;简化了网络的重新设计中可能需要的经常性倾角调控操作。
摘自 人民邮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