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是电子商务的新拐点
发布时间:2006-10-14 8:16:18   收集提供:gaoqian

       2004年,以商务而非娱乐为诉求的电子商务开始渐显繁荣,如雪片般飞来的风险投资为此提供了鲜明的注脚。阿里巴巴融资8200万美元并携淘宝网进军在线拍卖、8848获得IDG的风险投资转向搜索引擎和中商网购物门户,新浪携手雅虎成立“一拍”网,电子商务似乎又重现了2000年时的狂热,是又一次泡沫的泛起,还是市场的真正启动?



冰雪两重天



“2004年的电子商务已经完全不同于2000年,这不仅体现为中国网民数从2000年1月的不到900万,增长到2003年超过8000万,几乎涨了9倍。互联网服务人群更有深刻的变迁:从‘网民’到‘网友’到‘网商’”。阿里巴巴网站CEO马云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电子商务不同于以往的理由。



从网上行业行为的角度来看,在2000年前后,中国互联网用户的主体上网行为是收发邮件,浏览新闻,搜索信息,其表现中规中矩,是一群标准的初识网络的“网民”;2001年后,短信、即时通讯、交友、网络游戏成为上网者的最爱,形成一个个不同的社区,这是一个上网者开心、网络服务商赚钱的“网友”时期。这两个时期,上网者基本上充当的是网上消费者的角色。



而2004年,网民对电子商务的诉求越来越明晰。一份由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华夏信用咨询公司联合、B2B公司阿里巴巴联合推出的B2B电子商务指数,清晰地描述了自1999年起国内B2B市场的发展轨迹。该指数表明,在经过起步期(基准日到2001年1月)、寒冬期(2001年1月到2003年3月)、复苏期(2003年3月到2003年底)之后,2004年伊始,国内B2B市场进入勃发期,半年间阿里指数暴涨9倍。



目前,以阿里巴巴、卓越网为首的电子商务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诚信规则,为买卖双方都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诚信和产品质量保障。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也即将出台。现在电子商务产业环境已开始由过去的鱼龙混杂转向诚信管理。



“我们要让互联网技术,真正释放他潜在的能量。那就要大力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把业务和互联网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互联网的威力,并且我们也将大力促进电子商务相关法律的出台。”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长宋玲强调说。



用户乐在其中



“1998年,我开始通过一些免费网站寻找客户,后来居然通过网络找到了第一个希腊客户,一下子签了七八万美元的订单。”格兰仕沈朝辉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从网络上拿单的经历。“加入阿里巴巴诚信通会员后,虽然订单也不是很多,但是每天都会有询盘,还有许多客户通过网络看到我们,与我们联系,格兰仕2003年的销售额为108亿,其中网上贸易额有据可查的有5亿人民币。”



“外国企业借助美国亚马逊电子商务网站获得成功并不遥远”,辽宁迈克集团服份有限公司的康剑豪气十足地说。2003年,辽宁迈克通过网上贸易的产值达120万美元,估计今年通过网贸易会达到200多万美元。“我们体会到了电子商务带来的快乐”康健笑着说。同时,他也认为,虽然电子商务在辽宁整个地区还尚在初级阶段,但是作为电子商务的初探者,他们已经积累了一些非常宝贵的经验。



“以前是满天找客户,现在是满天找工厂”。赛科国际贸易公司赵银柱在谈起电子商务模式时发出了上述的感叹。据介绍,目前,赛科80%的业务要依靠电子商务手段来完成。通过网络产生销售(采购)占总销售(采购)额的90%。



从以上用户的真诚表述中,可以切实地感受到电子商务不再是空中虚火。基于网络的中小企业商人已经成为中国商业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一旦这种力量正式形成,互联网和现实商业社会将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中国90%的公司是中小企业,他们的活跃和成绩显然会很大影响中国经济的态势。



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整个中国经济的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以前认为是否采用电子商务是一个企业能否顺利进入一个新的信息时代的标志,而今天越来越多用户成功的案例说明,企业采用电子商务,会成为其加速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动力。据悉,阿里巴巴目前拥有会员350多万,且每天以12000新用户的速度增加。



让企业充当主角



以往的电子商务推广,往往更加注重技术和内容层面,更多着眼于电子商务方案或者是电子商务技术和平台。所以,提到电子商务,人们更多想到的是IBM、微软、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平台提供商,这样的形式可能更加偏重于E,而忽略了最根本的Commerce。



长期以来,“电子商务”由于其高技术含量和理念的先进性,很难一下子被大众接受,其技术方面的“高门槛”,让一些没有技术力量的企业望而却步。



“电子商务的真正主体不是电子商务企业,不是资本,而是应用服务的企业,只有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成功了,电子商务产业的春天才会真正来临”,马云阐述了他对电子商务的定位。



马云将在网上做生意的商人,即“网商(把在网上经营传统商业的人称为‘网商’)”推上了前台,使他们成为电子商务真正的主角。从网上走到网下,让用户面对面交流和探讨各自的心得体会。



分析人士认为,毫无疑问,这种交流,有助于用户更加了解和熟悉虚拟的交易市场,在国内电子商务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增强对各种不利影响的抵抗能力,对于增强电子商务的实用性也大有裨益。目前,电子商务已基本跨越了技术瓶颈,而更多应关注的是用户数量的积累,当用户真正走向前台时,电子商务春天的脚步也就越来越近。



规模效益的力量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投资贸易政策的调整,将为各类企业竞争提供一种新的制度环境,那就是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按照国际规则进行充分、平等竞争。”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马宇从制度层面剖析了环境的变化。



这样的制度环境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为有利。随着外贸法的修订,个人从事国际贸易的空间将被打开,届时国际间的交易会越来越多,国外成熟的在线交易模式也会更快地移植到国内来,从制度环境上为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规模效益形成的先提条件。



在虚拟环境条件下,未来商人的地域色彩可能会越来越模糊,通过互联网从事贸易的用户,地区性差异将慢慢被忽视,互联网的地球村概念正在成为现实。浙商、晋商、徽商这些统统都会发展成“网商”。中国的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视野还不够开阔,往往能够小富,但不能走出国门和国际巨头一逐高下。



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网商们能够迈出这一步,在于他们很好掌握了电子商务技能和贸易技巧。电子商务不仅帮助他们成长和成功,他们也会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企业,甚至把这种经验和技巧通过各种方式传授给其他人,并且成为该地区或行业应用的典范,在网商中形成电子商务网上合作群。一旦这一群体形成,就会出现规模效应,会有更多的企业主成为成功的商人,成为视野开阔的网商,进而将这种群体效应发挥的更好。



“中国的希望应在中小企业,如果这些企业能够将业务和电子商务融合,将变得越来越强大,也更容易形成合力”马云对中小企业寄予了厚望。而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教授认为,提高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应是“新洋务”战略,即通过买断国外先进企业的研发人员,为企业所用,形成新的技术创新力。



国际化的窗口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越来越多的跨国巨头开始在中国本土实施就地采购。中国制造正成为全球性事件。2003年跨国集团在我国的采购额已突破千亿美元,直接拉动了产品出口。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本土供应商如何攀上国际供应链,中间商如何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的企业综合评估标准,挑选出合格的供应商。跨国采购进入我国市场,实际上是国际竞争国内化,这种竞争将迫使国内企业采取符合国际市场规则的、更加规范的竞争手段来寻求企业发展。



以阿里巴巴为例,今年一季度阿里巴巴采购体系就新增世界500强、跨国企业、各类政府及驻华使馆采购中心238家,韩国LG电子、日本伊藤忠商社、麦德龙、韩国三星、美国西尔斯百货、安捷伦科技、通用汽车(中国)、日本NEC、葛兰素史克都通过阿里巴巴平台进行中国采购。据悉,阿里巴巴的“中国供应商”已经成为跨国公司考核中国企业的一个度量。



而对于绝大多数国内中小企业而言,他们可以依托跨国买家解决销路问题,但是他们需要加强学习,了解跨国公司的采购程序,了解国际采购的通用规则等等。阿里巴巴安排网商和这些跨国公司直接对话,就是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在为跨国公司供货的过程中,学到跨国公司的长处,为最终走向国际化打下基础。



将诚信进行到底



“互联网和信息化为信用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技术手段,信用制度的建立远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它需要政府、企业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互联网提供的信息是真实的,中介机构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教授强调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网络诚信制度的建立,也应由市场来调节,第三方中立机构提供的诚信资料更有说服务。



没有诚信的互联网在网民、网友时代可以存在,但是在网商时代无法立足,甚至将严重破坏整个商业基础。电子商务是在虚拟的网络平台进行的,如果没有诚信,最后就做不成生意。而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阿里巴巴等网站和信用咨询机构合作的诚信通产品是企业在这方面一种成功的努力,而这也被张维迎教授认为是一种创新的商品和服务模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