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中国设计欠缺什么
发布时间:2006-10-14 8:35:54   收集提供:gaoqian

  中国制造正面临艰难的爬坡,而自行设计就是需要跨越的第一个门槛。在全球主流设计企业大踏步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设计还有多大生存空间?

  或许熟悉PTC公司的人仅限于工业企业和模具设计领域的专业人士,但是用PTC公司的软件设计出来的东西可能你每天都在使用,包括从大众、丰田的汽车到IBM和戴尔的机箱、键盘、鼠标等。目前PTC已为全球35000多家顾客提供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软件解决方案,并在纳斯达克上市,是标准普尔500指数和Russell 2000指数的成员企业。实际上,PTC是工业设计制造领域全球最负盛名的专业软件公司。

  中国尽管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工厂,但属于自己设计的部分仍然很少。不过,PTC的用户群却已经开始在国内迅速扩展,并跨越越来越多的领域。数字化产品设计帮助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制造业完成了一次产业升级,令其把竞争优势集中在“设计”这一产业价值链的上游,把下游的“制造”过程转移到了中国。“但是从PTC进入中国10年的发展历程看,中国的制造业正在加速向产业价值链的上游移动。”在2004年PTC公司的中国用户大会上,PTC高级副总裁苏玉龙对记者这样说。
  
  欠缺的是合理的流程

  《互联网周刊》:作为全球制造工厂,中国制造企业非常多,但自行设计很少。中国企业需要从日本、印度等国家借鉴什么?

  苏玉龙(PTC高级副总裁兼环太平洋区总经理):我不赞同中国工厂“只加工而没有自己设计”的说法,我想这些以制造为核心的工厂主要指的是在华的外资企业。事实上,非常多的本地企业在设计方面做得很好,PTC优秀的用户群也能证实这一点。例如在华南区,2001年华为投资600万美元引进PLM软件系统,现在华为已经建立了一套成熟的规范流程,能够保证在较快的时间里推出新产品。华为公司自主设计的产品不仅打入了美国市场,还抢走了美国同类企业的许多市场份额。

  从国内家电企业来看,家电价格竞争日益激烈已是必然趋势,产品过剩后单套产品的利润趋薄,因此国内家电企业必须通过研发、创新来应对国内外的挑战。

  再看手机行业,可以说全球所有的设计都进入了中国的市场,但中国本地企业仍然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发展初期存在模仿是正常的,不仅中国是这样,日本、韩国也是这样。与他们相比,中国不仅有机会,有实力,更重要的是拥有广大的市场,本地企业来设计适合本地化需求的产品具有不可忽略的优势。国内大多数企业欠缺的仅是合理的流程,因此向国外成功企业借鉴流程、吸取经验可以事半功倍。

  中国政府正在提这样的口号:“用IT技术带动产业发展”,中国不仅将成为世界制造业的生产和加工中心,也将成为世界制造业的研发中心。

  《互联网周刊》:中国制造企业如何从以制造为核心发展到以设计为核心,如何实现产业升级?

  Shepherd(PTC公司主管产品管理与战略营销的高级副总裁): 我想中国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要创建一种文化氛围,培养工程设计人员的创新能力和设计兴趣。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这样的培训年轻人的机制和氛围,引发他们的兴趣,效果也非常好。十年前开始,PTC向高校进行了大量的软件捐赠。在英国,每所工科学校都有一门课程,就是学生们用PTC的产品来做设计,不管是鞋子、钢笔,还是汽车,鼠标。PTC公司有自己的教育普及计划,希望通过这个计划提高青年人的科技意识。PTC在全世界向很多学校捐赠设计软件,也是为了培养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当然,这种文化氛围的培养是需要长期努力的。

  短期内,中国企业采用或模仿全球最佳案例的做法是明智的。PTC提供的不仅有制造方面,也有设计方面的全球最佳案例,这些是二十多年来PTC公司与上千家企业积累的智慧结晶。日本当年又有多少产品是自己的设计?

  借鉴最好的经验,加快对年轻人才的培养。这样长短两方面结合,相信中国制造企业会进步很快的。
  
  数字化设计不是关键

  《互联网周刊》:国内许多制造企业对软件的应用还处于二维制图或三维设计阶段,为什么必须从三维设计上升到PLM,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苏玉龙:不管是二维出图还是三维设计,仅仅实现设计的数字化并不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当然三维设计相对于二维设计已经有很大的改进,但这并不足以提升制造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国内,与ERP、CRM、SCM等管理类信息系统相比,PLM似乎并不够热,但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企业在IT应用系统上增长最快的是PLM,热度也超过了ERP。 ERP系统有助于带动企业的管理和组织创新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效率,而PLM则是制造类企业实现产品创新的有力武器,并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竞争力。

  作为一个制造企业,能够在市场上取得知名度,靠的是什么?研究一下像丰田、大众、华为这样的制造企业就能够得出结论:不断创新的产品和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丰田、大众、华为已经投资了PLM,中国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PLM的重要性。

  印度全国对工程技术的重视程度很高,在采用PLM上速度也非常快。这是因为印度为全球的大企业做外包,他们认识到有必要投资PLM。中国有不同于印度的原因,目前中国企业对产品研发有巨大的热情,PLM能够将这种热情快速转换成产品,创新正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

  逐步正版化是一个过程

  《互联网周刊》:以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实际规模来衡量,PTC的产品价格和功能是不是太高端了呢?他们有承受和消化能力吗?如何应对因此而产生的盗版问题?

  Shepherd:中国的制造企业与国外企业的确存在着差距,但他们也有着非常快速的成长能力。事实上,与其它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制造商非常乐于改变自己的生产流程以适应最新的技术。

  而且,中小企业对产品功能的需求并不亚于大企业。在开始阶段,制造企业可能是从模具、细部设计着手,伴随而来的必然是设计模式的提升,研发和管理模式的提升。这个过程中,可能确实有一些企业不能负担软件的维护和运行的费用,但大多数企业会发现,这项投资是必然的。

  苏玉龙:在网上的确流传着这样的说法:Pro/E(PTC公司的设计软件)是最畅销,最有价值的盗版软件。目前国内Pro/E的盗版使用比率较高,但应该看到,在市场发展初期,存在这种状况也是很自然的,早些年日本的状况也是如此。逐步正版化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我们会捐赠更多一些软件给学校,让年轻人能接触到我们的软件,培养他们的使用习惯。
  
  众多的对手竞相进入

  《互联网周刊》:2005年,PTC公司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如何?这次中国用户大会能在战略上实现什么?

  苏玉龙:PTC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策略非常明确,就是一句话:提供客户所需要的解决方案。

  当然,实际上做起来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中国的制造企业现在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来料加工与定单生产的方式,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产品的设计与研发,希望通过提升制造业的整体实力,使它到达整个产业价值链的上端。中国发展较快的制造产业如汽车业已经在广泛应用PTC的软件系统,一汽马自达从导入新车型到快速上线生产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我们希望通过PTC公司一年一度的中国用户大会,让中国的制造企业能够和国内外的同行一起,来互相交流和共享经验,以帮助他们从PTC产品中获得最大化的收益,通过信息技术,达到跨越式的发展,最终全面提高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

  我们的目标是让未来推出的所有新版本都契合中国市场的需要。

  《互联网周刊》:PTC公司在欧美的发展战略和业绩与在中国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Shepherd:在产品开发领域,在世界各地的企业遇到的挑战都是类似的。全球的制造商都在采用先进的IT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加快新产品开发周期等。当然,除了共性,在某些领域也会有不同。

  中国目前正在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用更少的人来做更多的事情。便宜的劳动力是竞争优势,但不会永远是,中国的制造商面临更多的挑战。我和许多中国企业用户做过交流,发现他们对IT技术,对PLM系统有着更多更迫切的需求。与此相应,PTC公司在国内的用户增长和业绩增长也是惊人的。

  苏玉龙:作为上市公司,我不能透露业绩增长的具体数目是多少,但从我们有众多的竞争对手竞相加入这个领域就可以得出结论。PTC在国内有超过100家稳定用户,涉及造船、航天及国防工业、汽车工业等,包括华为、长安汽车、东风汽车等在内。

  在我们推出功能更强,更易用的Pro/ENGINEER 野火版后,市场上低端产品大幅减少,二维设计软件也逐步退出市场。对于相对高端的CAD软件Pro/E来说,从前培养一个专业应用人员大概需要3~5年时间,而Pro/E野火版大大缩短这个过程,设计人员可以花较少的时间来学习软件本身,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品设计上。野火版仅仅投放市场6个月,其用户基础就扩大了15%,简直就是“野火燎原”。我认为2005年,我们实现10%以上的增长是有可能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