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个世纪90年代沉默了十年的日本跨国公司群,以日立和松下为代表的公司,最近突然在中国开始了密集的广告轰炸。这些小小的细节在告诉人们,新一轮的“中日合资运动”正在开始。
在“政冷经热”的微妙背景下,日本跨国公司群又获得新的数据:2004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有966亿美元的生意。
新的中日合资运动已被中国商务部写入《2005年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
在华新建日企数量狂飙
不只是把中国当做生产基地,还狠狠咬住了中国家电和汽车两大市场。这是日本跨国公司100强新一轮合资运动的关键句。
在上周的一次跨国公司研讨会上,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的特约研究员蔡林海,给出了“新中日合资运动”这个概念。
事实上,新中日合资运动发端于两年前。那时,中国局部过热的经济曾经拯救了日本,中国的重工业进口使日本闲置了20年的机电和钢铁设备重新开足了马力。
不过,中国去年开始的宏观调控却使得日企在这方面的收益大受影响,它们纷纷抽身,把投资的重点转回家电和汽车这两个传统强项上来。
据商务部统计,近三年来,日本企业在中国建立企业的数量大大增加,其中,三菱商事在中国新建企业41家,日立、东芝在中国投资的企业也分别达到37家和20家。
这个新转变与第一轮中日合资运动的最大区别是,被看重的是中国市场本身。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被日本跨国公司看成生产基地,以日立、松下为代表的大量日本家电零部件都被送到中国组装,最后销往欧美。
新战场是家电和汽车
在这场新中日合资运动中,日本企业希望直接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因此,在以后一两年的投资中,他们会更重视与中国公司在销售渠道方面的合作。蔡林海认为。
在家电领域,东芝已选择与TCL合资推广白色家电,同时和美的在空调销售方面进行合作,其共同点是,东芝希望借助中国企业已经搭建起来的销售网来卖自己的电器。
“事实上,日本跨国公司正在中国建设包括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内的整个产业链条。”商务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乐就此补充说。
在汽车产业方面,今后的两年间,以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为代表的汽车厂商会在中国大力铺建汽车生产网;同时,在丰田汽车系的零部件企业群中,约15家企业都有与中国合资生产零部件的计划;日本最大的钢铁公司新日铁也有与宝钢合资生产车用钢板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