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与本地交换机间接口技术的探讨(聂学春、元明浩、谢碧君)
摘要 介绍了目前的接入网同本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口技术,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
关键词 接入网 UNI SNI V5
接入网(AN)与本地交换机(LE)之间的接口方式,是网络运营部门在当前接入网建设中应
考
虑的关键性技术问题,也是确保各厂家设备互通的关键性问题。
1 接入网的定义
接入网(Access Network)是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组织(ITU-T)根据当前世界电信网
的
发展和演变趋势提出的新概念。其目的是综合考虑本地交换机(LE)、用户环路和终端设备
(TE),
通过有限的标准化接口,将各种用户接人到业务节点上。
在ITU建议G.963中,接入网的定义为本地交换机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实施系统,它可以部
分
或全部代替传统的用户本地线路网,可含复用、交叉连接和传输功能,其传输媒体具有多样性,可
灵活地支持各种接人类型和业务。接入网可分为有线接人和无线接人两大类。
2 接入网中的接口技术
接入网中有3种主要接口,即用户网络接口(UNI),业务网络接口(SNI)和Q3管理接口。接
入网依赖于各种接口将各种类型的业务从用户端接入到各个电信业务网。在不同的配置下,接入网
有不同的接口类型。
1)接入网用户侧的用户网络接口(UNI)
用户网络接口是用户和网络之间的接口。该接口支持各种业务的接入,如模拟电话接入、N-
ISDN业务接入、B-ISDN业务接入以及数字或模拟的租用线业务的接人。对不同的业务,采用不同
的
接入方式,对应不同的接口类型。
2)接入网业务侧的业务节点接口(SNI)
业务节点接口(SNI)是接入网(AN)和业务节点(SN)之间的接口。其中SN是提供业务的实
体,以交换业务而言,SN提供接人呼叫和连接控制信令以及接人连接和资源处理。可以提供规定业
务的SN有本地交换机、IP选路器租用线业务书点或特定配置情况下的点播电视和广播电视业务节
点
等。当SN是本地交换机时,该接口可将各种用户业务与交换机连接。
3)Q3管理接口
Q3管理接口是电信管理网(TMN)与接人网、业务节点之间的接口。接入网的管理应纳入TMN
的
管理范畴,因而AN应通过TMN的标准管理接口Q3接口与TMN相连以便统一协调不同的网元(如AN和
SN)。
3 接入网与本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口
目前国内接入网同本地交换机之间的接口方式主要有模拟接口(Z接口)、数字接口两种主要
方式。
1)模拟接口(Z接口)
Z接口方式是早期采用的远端用户接入方式,该方式通过a/b模拟线接口与交换机相连,然后
通过局端的A/D转换设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经光纤传至远端后再将数字信号还原成模
拟信号。由于这种方式中多了一次数/模和模/数转换,既带来了传输损伤又不经济。所以该方
式是较早期接入远端用户所采用的方式,目前仅在一些经济落后且用户数量较少的地区采用。
2)数字接口方式
数字接口方式中根据采用接口协议的不同分为标准化的开放型接口(V5接口)及专用接口方
式。
V5接口
为了适应接入网范围内的多种传输媒质、多种接人配置和业务,继V1-V4接口后,近来
ITU-T
又开发和规范了两个新的综合接人V接口,即V5.1和V5.2接口,使长期封闭的交换机用户接口成为
标准化的开放接口。通过该接口,本地交换机可以和各种接入网设备互连,独立发展和演进,且网
络运营部门可不受限于某一厂商的接入网产品,以引人竞争机制,从而选择性能价格比更为理想的
设备组合。既可降低成本,又可优化网络结构,所以V5接口是接入网发展的趋势。
专用接口
专用接口是指本地交换机与接入网之间的接口采用的是专用协议,其物理层一般同标准V5接
口
相同。专用接口方式使用的最多的情况,就是交换机与接入网设备由一厂家提供。采用专用接口方
式虽然对于引进竞争机制不利,但是与标准接口相比,也有自身的优势,尤其是在交换机还没有大
量开放V5接口,且V5接口还处在进一步完善的阶段,采用专用接口是接人网建设过渡期行之有效
的
方式。
4 接入网产品
上海贝尔的S12系统交换机是目前中国电信网上的主导产品。随着目前接入网的深人发展,上
海贝尔自主开发了新一代接入网产品General Access(接入通)、1530AN等,它们既可提供标
准
的V5.2接口,可与任何开放标准V5.2接口的交换机相连润时结合目前通信网的现状及S12交换机在
中国的广泛应用,尽管S12的7.4版交换机已具备V5.2接口,但大多数地区的S12交换机(5X版)因
技术或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不会在短时间内全部升级具备V5.2接口。为了保证网络的稳定发展,
满足用户目前的接人需求,这些接人网产品特别提供了S12专用接口与S12交换机对接,并使专用
接口可平滑过渡到标准的V5.2接口。
5 我国接入网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试验建设,中国电信在接人网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方面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同
时也发现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
由于设备厂家的自我保护意识,V5.X接口的开放性缺乏法规保障;而且对不同厂家设备之间
互通性、兼容性及完备性测试体系的研究滞后,缺乏较为科学的验证手段。
仅有V5.1、V5.2数字接口是不够的,必须加快对宽带接人的研究跟踪和实用化进程。
目前,各厂家的接入网设备均由各自开发的管理系统进行维护,还不能实现集中监控维护的
要求,所以Q3接口的开发需要加大成本投入。
摘自《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