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被称为中国通信界反倾销第一案的“光纤反倾销案”的落幕,商务部将从自2005年1月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日本、韩国的进口被调查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7%-46%不等的反倾销税。
但是,一家“幸运”的公司,却得以免除征收反倾销税,这家公司倾销幅度由2004年6月初裁的16%降低为终裁时的1.51%,它就是拥有150多年历史的美国公司——康宁。
在反倾销案之前,几乎很少有人关注过康宁,在如此低调的公司背后却掩藏着这样的一个事实:作为全球最大的光纤企业,康宁目前在华光纤销售量为300-400万芯公里,年收入大概5000万美元,其光纤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30%,而中国市场的光纤收入能占到其光纤光缆总收入的6%左右。
作为一家刚刚又经历了一场“危机”的百年老店,康宁公司如何在150多年的历史里始终保持科技和市场领先?面对危机又如何应对?这无论对频频被国外企业诉诸反倾销的中国企业还是力求在高科技领域有所建树的公司来说,都有不同寻常的借鉴意义。日前,本报专门采访了康宁(中国)公司CEO康克明先生。
百年来第一次被诉反倾销
《财经时报》:其实很多人都并不了解康宁,有人甚至认为康宁就是一家通信厂商,情况是这样吗?
康克明:从美国人的角度来看,康宁是一个非常老的公司,目前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这个公司的历史起家一直跟玻璃是分不开的,康宁的产品可能从一些不容易打碎的玻璃到电视机玻壳的玻璃以及到照明材料的玻璃,我们每一次主要的发明都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为什么能够保持150多年还长盛不衰的道理就是我们关注在不断地创新发明上,公司基本上每年会把它业务收入的10%放在研发上,我们最近的主要创新发明包括70年代的光纤,用于汽车尾气排放的催化氧化蜂窝陶瓷过滤载体,最新的发明是TFT-LCD显示屏中用到的薄的玻璃基片。
中国公司的架构和全球的架构是非常类似的,目前康宁在中国已经投资有超过10亿美元,主要是在三大领域:电信、环保和LCD 。
《财经时报》:为什么初裁和终裁的反倾销幅度的差别会那么大,这中间康宁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这次也是康宁百年历史上第一次被诉反倾销,这是否和康宁的对华政策有关?
康克明:在调查期间,所有的康宁的客户被承诺全额退款。康宁在整个过程中很好的配合 MOC提供数据和证据来证明我们的立场。MOC的最终决定再次确认了我们最开始立场,我们并没有在中国市场倾销,由此消除了16%的倾销率。我认为对于这种调查,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同调查方合作中保持诚信。
《财经时报》:康宁公司是如何走出全球电信市场大萧条的困境的?
康克明: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多元化的高科技公司,康宁在不同市场的业务起到了平衡公司发展的效果,我们从不将技术的发展只倾斜到一个产业,这在大萧条中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再有就是我们进行了结构重整,关闭了一些工厂,裁员来减少公司的成本。
特别要提出的是,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康宁也没有减少在研发能力上的投资,每年依然有10亿的金额投资在研发上。
光纤并不是我们的唯一
《财经时报》:有消息说康宁将在中国内地投资建设LCD厂,未来的计划和投资金额多少?康宁是不是第一家来中国投资LCD的上游原材料厂商?
康克明:应该说我们正在积极的筹备和计划当中,我们目前还没有对外的官方公告。康宁确实是同行业中第一家来中国投资的公司,这也是我们一向进入市场的策略。
《财经时报》:我们知道康宁在中国台湾有工厂,能否介绍一下台湾工厂的情况?大陆工厂是否也会和台湾厂的发展路径差不多?
康克明:2000年LCD产业已经到了起飞期,我们就决定在台湾投资,台湾厂的生产是在2001年。到了2003年我们才把生产的前段工序一起引进,那就是我们的熔炉技术。到了2004年我们在台湾才算有了完整的生产工艺和工作的工厂,到2004年年底我们已经有了1500个工人。台湾那时候的产业发展非常迅猛,这是我们当初没有意料到的,所以在2004年的时候我们又在台湾追加投资了第二家厂。
《财经时报》:现在,在康宁整个产业里面,环保、电信、LCD大概占怎么样一个比例?
康克明:目前我们有大概50%多的收入来源于LCD,剩余的产业占了不到50%。但是大概就在几年前,还不是这样一个比例,70%的收入来自电信业,随着电信行业的萎缩,我们的显示科技部茁壮的成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觉得涉足到不同领域行业的重要价值,我们在过去几年中行业比例变化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