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京提案:守住中国软件业最后一道门槛
发布时间:2006-10-14 8:44:18   收集提供:gaoqian

  “本届政府更加亲民、更加关注三农问题、更加关注民生问题。”这是人大代表、用友董事长王文京的两会感言。

  王文京参加人代会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他说,此次参与讨论的立法也与三农问题有关,即如何在农村中禁止六合彩等赌博问题。

  但王文京的两个提案却与IT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一是企业信息化,二是政府采购。王文京认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信息化阶段,中国企业必须用信息化武装自己,才能与世界级的竞争对手竞争。

  政府采购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外企的最后一道门槛”,而用友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管理软件厂商,经常与SAP、甲骨文这样的对手面对面竞争,可以说,王文京对最后一道门槛的重要性深有体会,因此王文京极力呼吁政府优先采购国产软件、促进本国产业的发展。

  装备现代化后要信息化

  《21世纪》:企业信息化对于现在的中国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文京:信息化是现阶段中国企业的重要武器,是否拥有这样的武器是关系一个企业生存还是死亡的大问题。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已经走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使大批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产业向中国迁移;第二个阶段是装备的现代化,国内很多企业在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取得初步发展之后,大量更新改造生产设备、经营设备。国际上的一些专家认为,现在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装备不是在欧美,而是在中国。

  中国企业正在进入第三个阶段,即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阶段。企业信息化最近两年才被中国企业接受,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实际上是中国企业经营和管理上的一次大的变革和发展,它会促进整个中国企业进一步优化管理。

  《21世纪》:国外企业是不是也走过了类似的道路?

  王文京:是这样的。在全球的企业发展史中,日本企业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一次质量革命,欧美企业则在九十年代中期,经历了一场ERP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高潮。接下来,这样的信息化高潮将在中国发生。中国企业只有以信息化为武器,才能与国际上的企业竞争。

  《21世纪》:中国企业信息化后的下一步呢?

  王文京: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加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即以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能力为核心,形成相应的技术和产品。这是中国企业第四个阶段,但第四阶段以第三阶段为基础。目前中国企业的整体状况是从第二个阶段向第三阶段迈进。

  《21世纪》:你觉得企业信息化是本土管理软件厂商的机会还是国际管理软件厂商的机会?

  王文京:中国企业的ERP应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当时以国际厂商为主导,形式是以产品为主导。到90年代末期,国内厂商迅速成长,ERP摆脱普及时代,进入服务为主导。在这个时代,最有机会的是中国本土管理软件厂商,因为中国企业的文化、管理都是本土化的,本土化的产品与服务更贴近中国企业。

  《21世纪》:在这次浪潮中,你认为用友的机会在哪里,应如何把握这样的机会?

  王文京:抓住机遇,在ERP信息化为核心的发展阶段,担当起中国ERP普及的历史推动者。经营企业十多年,我总结出的一个经验就是,企业只有做出对社会有重大意义的、有重大价值的事情,才能带来商业上的成功。比如微软、IBM就是这样的企业。

  在美国、在欧洲都有很成熟的管理软件厂商,这些厂商是世界级的,但中国没有,亚洲没有。中国企业的ERP普及将催生这样的厂商。用友希望经过努力和发展,特别是在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浪潮中抓住机遇,成为亚洲管理软件的领导厂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