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
发布时间:2006-10-14 8:35:47   收集提供:gaoqian


 21世纪被人们称为“网络称雄”的时代,网络空间将是这一世纪重要的战略资源,网络经济不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对传统经济提出了很大挑战。

  一.网络经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冲击

  网络经济以新的视野或用新的方法来解释原有的理论,使其有新的发展。例如,引入信息的不定全性、有成本性、非对称性,使经济学中传统的市场理论、均衡理论、企业理论等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经济还从新的经济现象出发,研究和确立新的经济理论。例如,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学在研究边际效益递增理论、无形资产及其评估理论的作用等。

  1.对生产力要素理论的影响

  (1)使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劳动力对信息能力的依赖空前增强,并促进新型劳动者即信息劳动者的出现与快速增加,(2)使生产力中起积极作用的活跃因素劳动工具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隐含在其内的信息与知识的比重急剧增大,信息网络本身也成了公用的或专用的重要劳动工具,(3)使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劳动对象能得到更好的利用,并扩大其涵盖的范围,数据、信息、知识等都成了新的劳动对象,(4)使生产力发展中起革命性作用的科学技术如虎添翼,并不断强化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的渗透和带动作用:(5)使对生产力发展有潜在重要作用的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远程教育、终身教育日趋重要,(6)使组合、协调生产力有关要素以提高它们综合效益的管理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强化,从而导致管理科技也成了高科技。管理信息化已发展到内联网、外联网、互联的网际网新阶段并与各种业务流程信息化相融合:(7)使作为生产力特殊软要素的信息与知识通过对生产力其他要素所起的重大影响和通过对这些要素的有序化组织、总体性协调,发挥其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两个过程相互结合的特殊作用。

  2.对边际效益递减理论作用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由于物质、能量资源的有限性或稀缺性、技术进步的相对稳定性、市场容量的饱和性,当需求依靠供给来满足时,任一投入产出系统中,随着投入的增加边际产出(即边际效益)呈递减趋势,这是规律性现象。而在网络经济阶段,信息资源成了主要资源,该资源可再生和重复利用,对其生产者无竞争性而对其使用者无排它性,它的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快、变化大、生命周期短,而且需求往往是由供给创造的,产品受市场容量饱和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出现了类似“边际效益递增”的现象,使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范围缩小。

  3.对规模经济的影响

  在信息经济或网络经济中,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集成化、柔性化发展,数字化神经网络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当软件、多媒体、信息咨询服务、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网络设备与产品等变动成本占总成本较高比例的信息产业、网络产业、知识产业在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时,增加经济性效应的途径就越来越多样化。范围经济(通过产品品种或种类的增加来降低单位成本和增加利润)变得更加重要了,差异经济(通过产品或服务差异性的增加来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时效经济(通过抢先利用机遇扩大市场份额来赢得竞争优势)、成长经济(通过拓展企业内外部的成长空间来获取利润)等多种提高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出现了,使规模经济不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惟一的经济效应。

  4.对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此消彼长理论的影响

  英国经济学家A·W·菲利普斯于1958年提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变动关系,即所谓菲利普斯曲线。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信息产业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出现了在经济高增长中低失业率与低通胀率并存的新经济现象。据美国商务部分析,1996年和1997年,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价格下降使国民经济的价格指数下降了1个百分点,导致通胀率成为30年来最低点,同时信息技术产业还在以往5年内提供了1500万个工作岗位,使失业率降到24年来最低点。

  5.对经济周期波动理论的影响 

  正像工业化与工业熨平传统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波动一样,信息业与信息化正在熨平传统工业(汽车业、建筑业等)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仍以美国经济为例,自1991年4月走出二战后第9次衰退期以来,经济持续增长已超过8年半了。究其原因,主要是:90年代以来美国以信息技术及其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经济周期变形加剧,信息技术等高技术的产业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周期性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美国1995年和1996年汽车业与房地产业陷入萧条时,适逢信息技术产业异军突起,促进了经济高涨。随着网络经济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兴起,则会更有利于延缓衰退期的到来,而使经济持续增长。当然,经济周期波动决不会因此而消失。在一定条件下,高技术及其产业也有衰退的可能。在经济波动与金融波动相互影响加剧、彼此依存更加紧密的环境下,发生经济波动是很难避免的。

  二.我国发展网络经济:机遇、问题、对策

  网络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我们带来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进而使发达国家从中受益,但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落后的国家显得更加落后。

  1.网络经济为我国带来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可以加速融入国际化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提高在国际经济分工中的地位。(2)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国作为后来者可以通过引进技术进行再创新,以较少的投入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形成后发优势。(3)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网络经济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将为缓解我国资源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证。(4)网络经济将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服务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2.我国发展网络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信息基础建设及网络建设尚不能完全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网络带宽及速度较低、响应速度慢、网络运行质量差、电信费用较高等制约着网络经济的发展。(2)信息产业和技术相对落后,缺乏支持网络经济发展的国内开发和制造的技术基础,不能提供国产的电子商务所需要的软硬件产品及技术服务,如我国需要的绝大部分互联网设备仍需要依赖进口。(3)网络经济发展缺少相应的基础,目前虽然我国上网人数较以前有了很大增加,但比例仍然很低,不能形成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规模,同时,支付制度、信息安全认证体系及银行电子支付体系等尚未完全建立,还缺少网络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 (4)企业尚未成为网络经济发展的真正主体,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全转变,观念上也未能把信息化作为企业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企业信息化总体水平不高,各项业务流程尚未优化重整,组织结构、管理運作模式不能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

  3.发展我国网络经济的对策分析

  具体说来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及产业基础建设。基础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是网络经济的载体。网络的外部经济性的大小与网络的规模直接相关,网络规模越大,外部经济性就越明显。而要促进网络经济的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形成网络经济外在的支撑环境,这就必须在硬件、软件上提供对高速网络的支持。(2)结合国情发展壮大信息制造产业。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以信息制造业为支撑,以信息应用为重点,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经济效益。要把信息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大力提高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和使用的能力。要把发展信息产业、加快推广应用技术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提高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对网络经济的装备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3)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和有关法规。要加强网络产业法制建设,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监管体系。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限制不正当竞争行为。建立公开透明的互联互通规则,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国家通信资源管理,实行网络资源的集中统一配置和监督使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资费调整机制,促进网络资源共享。(4)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组织协调。政府的目标应与企业和消费者的目标相一致,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服务,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帮助消费者提高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使其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应研究制定我国发展网络经济的战略、目标、规划和实施措施,从而保持有关政策、法规、标准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5)建立一个有利于创办新企业的制度环境。网络经济时代,创新步伐加快,产品的寿命缩短。现在我国创办企业的申报审批制度手续繁杂、审批时间太长,很不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因此,需要清理有关企业 (公司)规制和开业许可方面的政策规定,变审批制为备案制,创造一个有利于新企业创办的制度环境。目前,企业(公司)在开业和扩张业务时,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考虑哪些规制会影响到他们的经营,以及需要在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申请哪些必不可少的许可证,耗费了企业大量的精力。在网络经济时代,政府应解除公司的这种负担,通过为公司提供“一揽子服务”,使公司一次获得需要的所有许可证。实施“一揽子服务”需要改变政府及其代理机构的办事风气,创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今后政府应该告诉企业哪些规制将会影响他们,引导他们理解规制、服从规制。同时,还应建立起完善的破产机制,使在竞争中失败的企业早日退出市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