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CATV市网与农网的区别及对策(张华光)
目前,CATV网普遍采用HFC网,即主干线采用光纤传输,末端“最后一公里”采用同轴电
缆传输。不论是市网还是农网,其主干线(光缆部分)的传输结构和模式的选择方法基本一
致,没什么差异。其主要区别在“最后一公里”的同轴电缆分配网上,所以,这里我们着重
讨论CATV市网与农网在“最后一公里”的区别及技术对策。
大家知道,在市区内,高楼林立,人口密集,街接街,楼挨楼,户连户;一栋楼上少则
住着几十户,多则几百户甚至上千户;户与户之间,四周隔墙壁,上下隔楼板,前后左右仅
隔几米之远。由此可见,CATV市网“最后一公里”的特点是:用户集中,传输线路短,线损
小。而农村则大不一样,除少数地区按小集镇统一规划建房外,大部分地区的农村仍按过去
小农经济的传统习俗修房造屋,即哪里有水源,哪里靠自己的承包地、粮食田或花果园附近,
就在那里建住房,单家院屋处处可见,户与户之间相隔几十米,几百米甚至上千米,零星分
散,极不规范。显而易见,CATV农网的“最后一公里”的特点是:用户分散,传输线路长,
线损大。
我们在规划设计CATV“最后一公里”用户分配网时,应紧紧抓住城市和农村各自的特点,
尽量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措施,才能作出最佳的设计方案,从而建成性能价格比最高,传
输质量最好的用户分配网。为此,对城市CATV“最后一公里”用户分配网来说,宜采用星形
+树形结构为主的模式布网,即光节点设在片区口,分配主干网采用星形结构由光节点向四
周拓展,干线干放按市政规划位置顺街走,每条干线的子放级数一般设二至三级为好;干线
一直送到楼梯口,栋放和分配器装在底楼口,并列支线到楼的各单元;进入单元之后,入户
分支线采用树形结构拓展,分支线顺楼道由底楼垂直伸到顶楼,各层楼的分支器装在各层楼
的楼梯口,就近分线入户;并采用宝塔形的方式合理计算每层楼新用分支器的耦含量,确保
各层楼用户的收视信号电平基本一致。采用这种结构模式的好处是:既节省材料,又便于维
护管理,还能充分保证末端用户获得较好的收视效果。
不少人在设计规划CATV农网“最后一公里”时,产生了一些错觉,误认为“用户越分散
越需要采用树形结构布网,才有利于提高传输质量”。其实错矣!因为,用户越分散,所需
传输线路越长,线损就越大,相应投资也越大,这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如我们再采用长藤
结瓜的形式树形布网,使每条分配干线的干放级数和栋放数量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大了网络
的投资成本,但费力费钱还不讨好,随着放大级数的增加,末端的收视质量越来越差,农民
更难接受。为此,我们认为在规划设计农村“最后一公里”同轴电缆分配网时,采用星形+
星形的结构模式最好。让光缆主干线向村内延伸,光节点设在村的中心地带;同轴电缆的用
户分配干线采用星形结构由村中心向周围的四面八方拓展;由村中心通往村以下的最小行政
单位——社的用户分配干线在优先满足“近、平、直”原则的前提下,尽量靠近公路或机耕
道架设,并让干线干放一直延伸到社的中心;标放和分配器(野外型)装在社中心;社以下
的用户分配支线同样采用星形结构由中心同时向四周拓展,直到进入农家大院后再装室内型
分支器,并继续采用星形接法到各户。采用这种传输模式的好处是:与长藤结瓜配接法相比,
等于将贯通村、社的串接长线从中点切断,让信号电平从中心出发向四周辐射,这就使得各
方位边远地区的信号传输路程都同时缩短了一倍,当然信号的放大级数也就相应减少了一倍,
大大提高了各方位信号的传输指标和收视质量,达到了均匀合理地向用户分配收视信号电平
的目的。
摘自《有线电视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