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教父资本膨胀写实 我不是资本高手
发布时间:2006-10-14 8:52:13   收集提供:gaoqian

  在国美2004年6月香港借壳上市、黄光裕个人财富也从2003年的18亿元暴涨到105亿元之后,黄光裕总反复强调:“我不是资本运作高手,那都是专业机构的操作”。黄光裕似乎不希望人们看到他在那场经典收购中扮演的角色。从2000年至今在国美扩张最激烈的5年间,黄光裕在资本市场的一场场无声豪赌很少为外界所知。

  初战资本市场

  根据可查到的资料,黄光裕在资本市场始有实质动作是在2000年。这与他当年认识在香港资本市场有“金牌壳王”之称的潮汕同乡詹培忠有一定关系。

  在香港资本市场,詹培忠堪称传奇人物:炒股几乎未失过手,先后做过20多个壳生意,并因此赚得巨额财富。业内普遍认为,黄光裕正是从詹培忠那里学到了资本运作的魔术技巧。不过黄光裕在向记者谈到与詹培忠关系时却极为平淡:“在一个很普通的场合认识的,只是做买卖的关系,谈不上什么交情。”黄光裕淡淡地说。

  从2000年6月到9月的3个月间,“金牌壳王”詹培忠几经买卖,控制了香港上市公司京华自动化。当然他并不想真正拥有这家上市公司,“炒壳”赚取高额利润才是最终目的。

  3个月后的2000年12月6日,黄光裕开始现身。他通过名下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BVI公司,取得京华自动化16.1%的股份,成为京华自动化第二大股东,仅次于詹培忠的22.3%。随后,他又花1.35亿人民币购得京华自动化2002年2月5日增发的13.5亿股新股。

  此时,黄光裕已合计持有京华自动化85.6%的股份,最终控制了这家上市公司。2002年4月26日,黄光裕通过减持11.1%的股份,将个人持股比例降低到74.5%,从而符合香港资本市场公众持股超过25%的规定。2002年7月,京华自动化正式更名为“中国鹏润”。

  按照最初计划,黄光裕打算将鹏润的房地产业务注入到这个壳内。他控制该公司后也的确置入一些地产资源,如其位于朝阳区西坝河的一块土地。而“京华自动化”改名为“中国鹏润”,是为以后过渡为“鹏润地产”做准备。

  鹏润成功借壳上市,为黄光裕的资本实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之后运作看,这一经验贯穿其染指国内上市公司“宁城老窖”和2004年国美借壳上市的操作之中。

  故伎重施的无奈

  在房地产业务成功上市后,将国美电器的家电业务打包上市,融得快速扩张的资金便成为黄光裕迫切工作。但事与愿违,随后两年间黄光裕研究了国内资本市场不少“壳资源”,一直未找到理想目标。而2003年底国美对“宁城老窖”的放弃,最终使国美在国内资本市场借壳上市的希望终成泡影。

  但黄光裕将目光再次投向香港资本市场后发现,根据上市流程,国美此时如果选择在香港直接上市,一次完整的IPO审批程序至少需要9个月时间。在审核中,有关机构如对拟上市公司过去3年的经营和董事会架构等有任何一项质疑的话,时间延长一年半载是极为正常的事。巨大的时间成本国美耗不起。

  当2003年国美直接上市的希望也成空后,黄光裕开始筹谋将国美资产注入“中国鹏润”的计划,图谋再次借壳上市。为此他开始重组国美电器,2003年成立全资的国美电器,注册资金为3亿元。之后黄光裕将北京国美位于北京的资产、负债及相关业务和天津、济南、广州、重庆等地共18家公司、共计94家门店全部股权装入国美电器,并由黄光裕控制的北京鹏润亿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持有其65%股权,黄光裕本人直接持有剩余35%股权。

  随后,黄光裕又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一家离岸公司“海洋城”,通过在该地注册的“国美控股”100%掌控“海洋城”。2004年4月20日,北京鹏润亿福将所持国美电器65%的股权转让给“海洋城”,使国美电器变成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这既符合在2004年6月1日前外资企业持有中国零售公司不超过65%的限制,又为中国鹏润在香港收购国美扫除了境内外交易上的障碍。

  就在国美最大竞争对手苏宁登陆深圳中小企业版的同时,黄光裕已为一出香港资本市场“蛇吞象”的豪赌悄悄做好了准备。

  倒手间的40倍增值

  在苏宁电器上市申请获得正式通过6周后,黄光裕终于再次出手豪赌。2004年6月7日,国美电器正式宣布,中国鹏润集团将斥资88亿元人民币收购国美电器65%股权。

  将国美2.4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以88亿元人民币价格卖给鹏润,黄光裕将国美卖出了一个轰动资本市场的“天价”。按照2003年底国美净利润为1.78亿元人民币计算,此次收购作价的市盈率高达19.4倍,高出一般IPO15-20倍的市盈率。

  不过黄光裕表示:“这个价格是由独立财务顾问算出来的,我并没有人为控制,可以确认88亿收购价计算得合理可靠,我们已经公布了计算方法和情况说明。”

  中国鹏润是通过收购“海洋城”控制其所持有的国美电器65%股权,尽管交易涉及88亿元巨资,但中国鹏润却不需要支付任何“真金白银”,而是以代价股份和可换股票据支付。

  首先,中国鹏润向黄光裕定向增发价值2.435亿港元的代价股份。其次,中国鹏润向黄光裕定向发行第一批价值70.314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相关换股权可在自票据发行日起三年内任何时点随时行使,满三年后强制行使;最后,中国鹏润还向黄光裕定向发行第二批价值10.269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相关换股权仅于北京国美偿还所欠国美电器相关债务后方可行使。

  可换股票据支付为黄光裕日后成功套现埋下伏笔:定向增发的代价股份不受任何禁售期限制,收购完成后即可转让。而在可转债换股完成前,黄光裕如需要现金,可将可换股票据转让或质押而获得。

  通过控制二级市场股价、缩股及精确设定持股比例等方法,黄光裕成功绕过了香港交易所新《上市规则》、公众持股比例不低于25%、商务部零售企业外资持股比例不得高于65%等重重政策关卡,使一个市值只有2亿多港币的上市公司掏出80余亿港币收购了母公司。

  而这场收购的双方中国鹏润与“海洋城”,实际控制权都在黄光裕手中。换言之,收购不过把黄光裕“左手的东西转到右手”,而且倒手过程中增值了近40倍。在顺利实现国美借壳上市同时,黄光裕自身财富也超过百亿。

  很快,黄光裕便开始努力减持手上股份套现。仅2004年9月底,黄光裕就一次实现套现12亿港元。至今,其已通过减持套现近26亿港元。

  难得的感觉

  虽然将“中国鹏润”的地产壳成功改成了“国美电器”的家电壳,但黄光裕对地产市场并未就此偃旗息鼓。黄光裕本人曾称,套现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开店和房地产业务,但从实际操作看,国美教父在地产上的资本押注显然比家电连锁大得多。

  据国美内部高层透露,近期黄光裕在北京又拿下位于朝阳区立水桥和天通苑之间的北方明珠二期,初步规划为建设规模超过50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目前正进行拆迁,预计10月前可进行销售。而本月黄光裕又斥资洽购北三环国美北太平庄店的整幢物业。两项目投入至少在3亿元以上。加上热卖的国美第一城和西坝河、左安门附近土地,悄然之间,黄光裕在北京拥有的地块甚至已超过一些地产大鳄。

  尽管国美一直声称,要以做家电的手法做地产,但从黄光裕实际操作看,其似乎又在照搬资本市场用惯的套路:先占壳,再装东西。当土地挂牌交易后,富足的现金成为黄光裕最大的优势。

  在黄光裕看来,做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但更需要长远规划。国美进入地产刚好在行业低迷期,相比于电器而言还有个发展周期。但地产是国美的支柱行业,它的崛起将晚于电器业。

  “到五六月份,我将向地产行业追加几十个亿,使鹏润地产达到50-60亿元的净资产规模。今后国美在地产行业的主攻方向将是住宅、商业地产和写字楼、酒店三大板块。如果说去年是鹏润地产打基础的一年,那么今年我们将迎来大发展时期。”相比于地产大鳄司空见惯的喧嚣,一向少放狂话的黄光裕此话不由不让人认真起来。

  黄光裕还透露,今后鹏润地产还将在全国其他城市开发房地产项目,眼下目标还是以一级城市为主,对人才结构多元化的省会级城市商品房市场十分看好。

  黄光裕从前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做事一定要找对感觉。而他现在说得更多的是“我找到了一种感觉,就是同时操作两个行业”。

  至于黄光裕在资本市场上的其他投资,则是在很隐秘的情况下进行。投资力度多大外人无从知晓。国美内部高层透露:黄老板开会时身边都放着电脑,随时浏览美国股市行情。这些投资都是由他自己一个人操作。

  由此不难理解,即便在国美扩张最为快速的5年间,为什么黄光裕也绝少行走在家电江湖。实在是资本市场对他具有更大的诱惑。而种种迹象显示,今年黄光裕会再次出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