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网络与宽带通信网(上)
发布时间:2006-10-14 4:14:49   收集提供:gaoqian
王德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线电视(CATV)在我国的发展极其迅速,尤其近几年来更是如此。现在各大中小城市基本上每户均有电缆入室,各县、镇、乡也在积极发展CATV,并且发展速度也很快。据统计,截止2001年底,我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到1亿户,现有电视机已超过35亿台,并且CATV用户每年以5O0~80O万户的速度递增。尤其是近3年来的艰苦努力,全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实施又推动了有线电视事业的发展,“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已累计投资162亿元,现已基本完成已通电行政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的任务,消灭广播电视盲村10多万个,解决了7000多万农牧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使我国的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21%和934%(1999年统计我国的电视覆盖率为8768%),“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顺利开展将为未来的农村CATV入村到户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各地CATV网之间正在通过卫星信道、微波信道或光纤信道实现互连,形成地理覆盖范围更大的CATV网。显然,如果将CATV网从目前的广播式网络改造为双向的交互式网络,让电视与电信业务集成为一体,那将使CATV网成为一种新的计算机接入网。目前,CATV网大多采用同轴电缆,各局部CATV网之间的互连用光缆比较理想,因此,混合光纤同轴网(HFC)技术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利用HFC技术已经实现了将PC接入Internet。由此可见,HFC网络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宽带通信网的主体,并且可与多媒体计算机结合而实现多媒体通信。有线电视的干线传输一般采用微波(如MMDS)或同轴电缆(以后要逐步被光纤所代替),用户分配网一般采用同轴电缆,而我国具有广阔的宽带同轴电缆网,因此为发展宽带HFC用户网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

  在电信通信方面(即电信网),现阶段还是依靠双绞铜缆作为用户接入传输电话,但电话普及率远没有有线电视入网率高(不含农村电话用户部份)。不过,我国现已建成分组交换网(CHINAPAC)和数字数据网(CHINADDN)两大骨干网,并且建成了“八纵八横”光纤干线。另外,北京、上海、广东、吉林、黑龙江、福建、山东、湖北8个省市已建成SDH系列光纤主干网。然而,这些光纤干线的建设离最终的用户还很远,因此建立一个怎样的宽带用户网是值得考虑的。

1 有线电视与电信通信可建立一个宽带接入网提供服务

  现代社会的网络技术正向着宽带化、综合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综合通信服务是世界各国通信界的奋斗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在国家建设的高速信息网与用户网之间建立一个宽带接入网,使不同用户之间、用户与各种信息媒体之间实现信息交换。然而,现有电信接入网的双绞线显然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

  最近几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等)陆续通过相应的立法来打破以往CATV网与电信网相互独立不得经营对方业务的局面,以政策来促进CATV网和电信网的激烈竞争,以繁荣信息产业。随着信息市场的开放,电信部门利用其现有大量光纤干线的优势首先瞄准CATV业务;而CATV公司也一改其传统的单向广播式视频业务,利用现有的CATV网架设SDH光纤干线,逐步拓展其宽带网,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等双向综合服务。从国内外发展趋势来看,CATV与电信联合开发宽带用户网是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在我国要有政策允许和相关法规完善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此项目开发。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多种试验性网络的建设,人们对未来社会里的信息网络的形式和服务内容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信息高速公路(即计算机网Internet)应该是一个宽带入户的双向网络,能将现在的电话业、计算机通信业、有线电视业、广播新闻业、卫星通信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此网络上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服务,如家庭购物、远程诊断、远程教学、视频点播等等。那么,如此先进的网络怎样才能建立起来呢?什么方法才是最理想的呢?

  长距离信息传输有3个途径:数字卫星、长距离光纤(光缆)干线、数字微波。而作为入户的网络,也就是所谓的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约占网络整体投资的70%左右,它也是最困难的一段。首先,其总长度很长,至少为干线长度的两倍;其次,它面临的建设条件最复杂,常常是城区街道和楼房;第三、它必须考虑与用户现有设备兼容。一般认为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1km”问题:一是电信通信网络,通过电话网来完成视频传输要求;现在正流行的ADSL网络(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技术即为这种方法的代表,Internet计算机网络也是基于通信网络的,其改造与通信网络的改造基本上是一种附属的关系;二是改造已有的有线电视网络,使之具备交换能力,搭载电话功能,最终完成宽带入户网。

  由于技术、业务、市场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通信服务的种类要求越来越多而且对速率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们不只是满足打电话、看电视而已,而是出现了众多新的双向交互式业务,如电子邮件、影视点播、电视会议、高速数据传真等。这些业务不仅种类多,而且要求高质量、高速度、可靠、有效及经济地传输,这就对整个电信网、计算机网中最后“1km”这一制约通信的瓶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为支持这些高速宽带的新业务,网络节点和中继设备的改造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但是直接和用户连接的用户接入网的改造是最困难的。我国幅员辽阔,市场潜力巨大,有几亿用户,因此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用户接入网实在是一个重大迫切的新课题。

  从已公布的统计资料来分析,我国有线电视普及率远大于电话普及率(不含农村电话用户部份),而且CATV有很大的发展势头,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国拥有近35亿户家庭,而CATV用户只有1亿户,不足三分之一,所以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利用现有的CATV网发展用户宽带综合业务潜力很大,市场需求也很大,因此电信部门与广电部门联合开发HFC网是发展我国宽带用户接入网的有效途径。

  鉴于我国信息界的现状,为了尽快开发宽带用户网及加速中国国家高速通信网的建设,目前已将“加强行业联合,将电话与CATV传输统一起来,共网建设”列入了发展中国国家高速信息基础结构(CNS II)的有关建议中。对我国来讲,在现阶段只有电信部门联合广电部门共同开发和发展新业务并建立宽带HFC网才能体现符合我国国情的集中各方力量办大事情的优势。

2 有线电视网与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的融合

  有线电视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电信网与CATV网、计算机网三网融合所产生的行业将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它将是世界信息革命的第3次产业革命浪潮的中坚。有线电视网作为信息高速公路入户网络有着先天的优越性,有线电视在此应有更广阔的发展天地。可见,信息高速公路不但不会取代现在的有线电视,反而为其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天地,其发展方向是交互式有线电视网。

  目前,国际上的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如TCI、Nynex)、通信公司(如AT&T、Deutch Telekom、Sprint)、计算机软硬件公司(如Microsoft、Sybasel、Oracle、IBM、HP)等都在交互式电视技术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且已有相应的产品问世。如Motorola的Cable Comm就可以在CATV网上开展通信及其增值业务,可与公众网、电话网相连;GI公司的DigicipherII和MPEG-2设备可用于CATV网上数字电视的压缩。现在无论从技术上、设备上或市场潜力来看,三网合一的日期为时不远。特别是近段时间国外各大电信公司、计算机公司和有线电视公司互相争购兼并,从中可以看出三网合一是大势所趋。

  AT&T已于1999年3月完成了以巨额资金550亿美元并购了TCI公司,将经营地方电话和线缆Internet接入服务。同时AT&T还与美国第3大有线电视运营商Comcast争购第4大有线电视运营商Media One。微软也每年出资10亿美元投入到有线电视业参与竞争,而MCI Worldcom去年又购买了一家无线电视公司Prime One Cable的Tele-TV分部,MCI因此可以向洛杉矶和橙县地区数百万客户提供宽带接入服务。MCI和Sprint在过去几个月中互不相让,争相购买几家无线电视公司,以图找到不通过本地电话网络而直接进入家庭的方法。这两家公司是在追赶AT&T,因为AT&T大肆购买了传统的有线电视公司,如TCI和Media One等。

  不过,这几家长途电话公司都想向客户提供本地及长途电话、高速Internet接入和视频节目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而这些无线电视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将视频节目直接传送到订户家中,但该技术也可用于高速Internet接入或本地电话服务。另外美国有线电视网络服务商@HOME以67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二大网络门户公司EXCIte,这是业界首次发生在高速宽带接入服务商和网络服务商之间的并购,这将使基于有线电视的宽带网络接入方案保持原有的DSL的优势。在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公司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接入服务商试图通过收购或注资有线电视运营商来巩固自己在宽带服务市场的地位。

  我国先后成立的网通和铁通,已在北京、上海等全国15个省市首先铺设示范性宽带因特网,利用有线电视网和铁道部的光纤,准备基于IP协议的高速路由器和波分密集复用技术进行高速互联网示范工程的建设和运营,并且已在国家计委正式立项,在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开始逐步参与电信和信息的经营。这就是被业内人士所称之为的“新联通”,“新联通”的介入是除中国电信、联通之外电信市场上出现的第3支、第4支重大力量。同样会给中国电信的垄断经营带来巨大冲击,大大减少其盈利空间。竞争的必然结果将使技术和服务得到改善、价格降低、用户受益更多。2001年的各项电信资费调整便是最好的证明。(未完待续)


摘自 中国有线电视导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