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学研究(一)
发布时间:2006-10-14 8:12:12   收集提供:gaoqian

     1、为什么要从经济学讨论信息共享?
     1.解决“老大难”问题需要更新观念
     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这一问题已经讨论了多年,但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人们总喜欢将信息不能充分共享归咎于信息资源的部门所有,解决的办法不外乎是行政命令,领导出面。但是信息共享问题仍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不能不引人怀疑,是否我们在信息共享的基本理论上出了问题?在信息共享的基本观念上是否有误区?是否有除了简单的部门利益之外的更深层次的障碍?
     爱因斯坦讲:“我们不能用产生问题的同一思维水平来解决当前的问题”,这就提示我们应当跑出习惯性思维的圈子,从更基本的理论来反省我们的信息共享观念,更多地研究事实,更多地研究实际经验,提升对新规律的认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学的观念与视角无疑会是一种有力的工具。
     电子政务的信息共享不是一件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服务的业务,对于一项长期业务而言,短期起作用的因素经常会被相反的因素抵消,我们需要透过复杂纷纭的暂时性因素来分析决定系统能否长久生存发展的深层次动力,而经济学思考正好能帮助我们透过现象来看到更本质的东西。
     2.长期业务可持续生存的基础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共享不是一个静态工程,而是一项长久的信息服务业务,它可能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地生存下去。这样一种长期服务的业务,其运行维护的费用将是巨大的,几十年地维护、完善某种信息共享的服务,对于任何机构来讲都将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如果这项服务不能带来合理的效益,它将很难持续下去。因此,决定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服务能否持续的并不是开始的多大决心,而是有无长久的经济合理性,即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带来的益处能否胜过其带来的长期运行维护的成本负担。
     作为长期服务的电子政务业务,其经济学上的合理性至关重要。人们经常强调电子政务是“一把手工程”,以强调行政领导在推动电子政务项目启动中的关键作用,但是开始的推动者却无法担保项目的长久成功,因为电子政务业务的生命周期经常会有二十年、三十年,要比领导的任期长许多倍,每位后来的“一把手”都有可能来终止、修正前人留下来的做法,唯有经济上合理的业务、收益远远大于成本的业务才可能持续的生存。
     影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因素很多,有些是短期起作用的因素,例如起步资金,技术手段等等,这些都很重要,但有了问题还可以在后面纠正,倒是有一些因素看起来没有那么强的作用,但是影响力却非常持久,例如系统运行成本与共享效益不成比例,部门关系失调,缺少有效的社会监督,缺乏自我改善的动力与激励等,这些因素慢慢地产生作用使系统逐渐地瘫痪,这些因素才是影响信息资源系统生存力的关键点。
      总之,对于一个长期运行的业务系统而言,经济学上的合理性是生存的基础,经济学讲究以较少的资源消耗来争取更多的社会与经济效率,而一个得不偿失的系统是不可能长久生存的。我们必须要认真地审视共享方案的经济学合理性,才能保证信息共享的可持续。
     3.信息共享的方案选择是经济效率的选择
      信息共享本身就是一个经济效率选择问题。信息共享不是目的,对于电子政务而言,信息共享只是实现政务目标的工具,一个工具使用到什么程度以及什么时候要换另一种工具,要视工具应用的效率而定,政务目标才是核心,工具的应用完全视其对目标的贡献与成本的关系。由于长期以来,信息技术企业对信息共享过头的宣传使得人们对信息共享的认识绝对化了,人们将信息共享作为一种理想的目标来追求,其结果则必然会迷失原来电子政务的目标。失去了政务目标的信息共享必然失去了其价值评价的标准,信息共享成为超脱于政务目标之上的追求,必然会破坏整体的价值平衡,信息共享成为无效益的奢侈品。
      信息共享是有代价的,随着共享内容的扩大、共享紧密程度的提升,信息共享的成本将是直线上升的,但是共享信息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却会边际效益递减,这样就存在一个转折点,即共享超过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变成经济上不合算的事情。共享对工作带来的好处将抵不过共享建设、运行、维护成本的增长。将信息共享控制在合理的程度之内将是所有信息共享系统的设计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另一个必须强调的问题是资料本身的共享价值是大不一样的。每种信息资料都会有其替代信息来源,这些信息资料的利用价值还要受用户的许多其他条件来决定。另外,不同的信息资料收集、加工的成本也大不一样,应用的价值也随用用户不同而大不相同。所以我们不要设想能够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的统一大平台,让各路资料一并发挥作用。真正有效的信息共享是一个精确设计的过程,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应用与不同的资源而具体设计。一个一个资料地挑选,怎样使最有用的、最有价值的资料处于最方便使用的位置,这也是一个经济学的选择问题,选择是一种智慧劳动的投入,没有精心地设计,精心地建设,精心地改进,任何有效率的信息共享都是不能实现的。信息共享系统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方案,而是一项一项合理的经济学选择的积累。
     二、四种不同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对电子政务信息共享问题分析过于笼统是未能很好理解信息共享问题的一个原因。不同的信息共享业务类型在用户特点、经济模式、运行机制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分开来进行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以下四种主要的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
     1、政府信息公众开放系统
     政府信息公众开放系统是向公众提供免费信息服务的系统,主要提供以下三类信息内容:
     (1)公告性内容:政府认为应当让公众了解的规范化信息,如政府公告,各种法律、规章、统计数据、政府工作报告,工作规划,司法解释、案例,…各种需要公众理解、配合的情况等等。
     (2)服务性内容:帮助政府改善对社会服务效率的信息服务内容。公众需要与政府打交道的事情很多,例如出生、死亡、婚姻、出入境、纳税、上学、工商登记、办理许可申请,…良好的网上信息沟通渠道会大大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节省公众的大量时间。
     (3)透明性内容:用以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接受公众的监督,防止政府的腐败。通过公开的政府网站,公众可以查寻政府的工作流程、工作进度,可以了解政府对某些事情的态度,决策过程经费的使用状况,并接收来自公众的批评,除了网络信息提供外,还应有其他一些方式支持公众依申请来取得其有权获取的资料。
     政府的信息公众开往系统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系统,政府的各种重要文件、资料、统计数据都会利用这一渠道免费向全社会发布,推动这些重要信息资料的全社会共享,这也是政府向社会信息开放的最重要的渠道。
     政府信息是开放系统强调的是社会效益,要强调对社会的公平,让公众普遍受益。这样的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系统考虑的核心应是预定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率,特别是实现服务的普遍性,要让尽量多的公众满意。而这对于象中国这样网络、电脑普及率并不高的国家做起来并不容易。我们还必须要考虑其它辅助性的信息服务与沟通的办法,让政务改革造福于更多的人群。
     政府信息向公众的开放是政府所能做的最大信息共享,它将带动各种信息共享模式,取得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2、政府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
     政府拥有国家最完整、最庞大的统计系统,在巨大的政府管理业务中,又成为最大规模的工作数据的积累者。政府积累的数据资料遍及各个方面,从地理数据、自然资源到生产、市场、消费、进出口,从出生、求学、就业、卫生、交通到出入境管理…这些大量的数据资料如果能够被社会充分利用,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
     但是,大部分政府积累的数据资源,并没有为社会很好地利用,这是一种极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造成这类信息资源长期闲置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政府缺乏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积极观念,很多政府官员并不认识帮助企业发展就是帮助国家经济发展。很多人并没有将改善信息服务与提升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结合在一起,这导致了这类信息资料的长期闲置。造成政府信息资源闲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利用这些数据资源进行增值服务的良好模式,无法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的规模效益。
     将潜在的信息资源开发成为有规模、有效益的可持续的信息服务产业经常是十分困难的。对某信息资源的一次非常成功有效的利用并不能表示这类的业务就是可持续经营下去的业务。将政府信息资源的个别的应用推进为一项有规模的服务产业完全是一种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只有企业家才能非常有效地沟通数据资源与应用需求的联系,进而能创造出有效益的信息服务规模经济。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中的一些难点:
     (1)政府数据资源到用户的应用需求之间有着相当的距离,要将政府信息资料组织到适合应用需求的程度还需要做大量工作,并需要大量的投资,政府难以承担;
     (2)政府信息资源的增值服务存在着极大的市场风险,某类资料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并不意味着这种资料有市场化经营的价值。成功的业务有赖于企业家的精心挑选,并且还要依赖于企业家的风险承担能力;
     (3)政府虽然熟悉数据,但缺乏应用知识。政府的机制缺乏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以及缺少持续改进、完善一种变化性很大产品的激励机制。政府无法有效地完成从数据收集直到为最终用户服务的全过程。
     这些问题非常明确的告之我们:在政府信息资源向社会提供增值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政府一包到底地提供服务是不经济的。在这个产业链上,政府的优势是做好数据采集端的工作,确保数据的可靠、稳定。而对于这些数据资料的增值应用,则应当交由信息企业、中介机构来做,这些机构有着更好的应用感觉,有着更好的创新能力与企业家机制,而这些特点正是开发应用端业务所不可缺的。政府必须要采取与企业分工合作的方式,才会创造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服务的高效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