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报道称:东北某省省会政府门户网站尽管日点击率超过5000万人次,但使用其服务的用户并不多。以该市地税局的电子政务服务为例,在每月一次的报税受理中,2000多户纳税人通过网上报税,其中仅一成是通过该市政府门户网站链接的。 这并非个案。 不久前,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对我国233个地级市政府网站做了一次调查,结果不尽人意:政府网站对传统政务的影响和改变较少,效益还没有得到明显体现;出于自身形象宣传的需要,网站上充斥着大量与政绩相关的宣传稿;重视招商投资、旅游信息、商业广告、培训信息等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信息服务,单纯为市民或企业服务的功能明显属于弱项;不规范是地方政府网站的共性。 去年曾被认为是电子政务的“本命年”,过了这道坎,前途就是一片光明了。去年,不少媒体和企业一度认为,今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将迎来第一个“雪崩点”,巨大的市场潜力将在今明两年爆发。 一方面是急剧增长的市场,一方面是应用不太理想的现状,这种状况将电子政务推向了尴尬:人们对电子政务的期望值被调得太高,就容易产生同样高的失望率。 一个承担了福建省晋江市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企业的主管告诉笔者,由于成功地获得了该项目的建设权,并将在近期完成该项目的一期工程,该企业连续在福建省又获得了几个意向合作项目,包括一些地级市电子政务项目。不过,一些地方政府在签署电子政务的建设合同前,都十分谨慎,原因之一就是“担心电子政务没有那么大的好处”。 有专家说,电子政务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已经不取决于技术因素,而更多取决于非技术因素。所以,不要对电子政务效果的期望值太高,至少不要对“技术改变传统”期望太高。 在最近的亚太区公共服务高峰论坛上,印度电子政务专家Subhash Bhatnagar认为:全球电子政务的应用效果总体有限,大部分国家都只关注于改进为城市公民提供的服务,农村地区缺乏服务点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他说,很少有项目表明电子政务可以推动政府的改革进程。 看来,这是一个普遍问题。如果对电子政务期望值过高,可能只会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 据悉,广东省南海市电子政务系统已经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电子商务服务了,这在以前没有信息化的政府中,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像这些小小的进步还有很多,这应该是我们最期待的,也是最务实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