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iPod
发布时间:2006-10-14 9:00:38   收集提供:gaoqian

  iPod在全球音乐播放器市场上一骑绝尘,这不禁令索尼、三星以及其他窥伺者的心中难以平静。事实上,除了索尼、三星之外,还有微软、创新等其他竞争对手在暗中筹划,意图改变现有利益分配比例;而手机制造商和无线运营商正在竞相进入移动音乐领域,推出的一系列新服务和新手机,则可能会大大改变目前主要由苹果掌控的行业格局。

  四面楚歌

  三星无疑十分不甘心自己的yepp被iPod抢尽了风头,于是计划在夏天之前推出数十款音乐播放器,销售目标定为500万部,欲夺全球10%的市场份额。外电称,三星已表示要在2007年取代苹果,成为便携音乐播放器市场的领军品牌。然而,去年三星销售出的音乐播放器还没有苹果iPod的四分之一,摆在三星面前的无疑是一场硬仗。

  但三星还有一个杀手锏,就是手机。

  在中国国内,三星已经展开行动——利用旗舰产品Anycall试图从苹果手中夺回失去的光彩。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无线事业部中国区市场部公关经理王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三星的手机产品线中已有相当数量的型号拥有MP3播放能力。

  现在,三星无疑已经把手机看成是产品整合的中心。

  “在2005年德国汉诺威CeBIT大展上,三星电子公司推出了全球首款内置硬盘容量高达3GB的音乐智能手机——SGH-i300。在未来的产品中,三星仍将继续内置MP3播放功能。”王鹏说,“兼容MP3已是三星手机的既定战略。”

  据悉,现在韩国市场上销售的手机中大约80%都具有音乐播放器,三星的竞争对手LG和 Pantech也进入了手机音乐市场。

  此外,美国《独立观察报》披露,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Walkman手机,希望利用索尼的Walkman品牌进入音乐手机领域,这款外形圆润的银白色手机预计今年下半年就可在亚洲和欧洲上市,随后将推向美国市场。全球第二大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也于上个月宣布了三款新的音乐手机,这几种手机都能像iPod那样,从用户的个人电脑上下载歌曲。

  新“机会主义”

  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音乐播放器与手机的融合将为在线音乐市场创造新的版图——通过手机既可以方便地随时上网又可以有电信运营商这个成熟的付费渠道,市场潜力巨大。而且手机是人们出行的必备之物,再兼容MP3之后,无疑将为人们省去很多麻烦。

  但是需要观望的是,硬件易造,内容难供——这些后来者如何解决内容瓶颈?简单地与音乐出版商合作,采用分成方式?亦或像索尼那样事事大包大揽?

  最近,亦有风声说微软十分“青睐”索尼,希望和索尼联手“对付”苹果。

  更有甚者,并不是只有苹果电脑的硬件受到了威胁。iTunes音乐商店也面临挑战——诺基亚最近同西雅图数字音乐公司以及微软达成协议,推出自己的移动音乐商店,可通过移动网络下载歌曲。

  “在东南亚,只有新加坡的‘创新’能与苹果的iPod一争长短。但是,由于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以及东南亚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原因,‘创新’无法与巨头音乐内容提供商达成合作——音乐版权所有者的权利得不到保护。所以对比各方的优势,目前世界上只有索尼有可能对苹果构成威胁。”计世资讯分析师郭畅分析认为,“论品牌形象、知名度、时尚设计以及内容提供,两个公司势均力敌,惟一不同的就是苹果先走了一步,抢了先机,但是索尼还有机会,而且从目前来看也只有索尼有这个机会。”

  曾经在随身听市场称雄了几十年的索尼,为什么会眼看着苹果大红大紫而无动于衷?

  索尼变通

  这几乎可以被看成是索尼在苹果iPod打压下的背水一战。

  放弃记忆棒并且兼容MP3,对索尼来讲绝对是一个迫不得已的抉择,但它仍然倔犟地推广自己独有的音乐格式Atrac。这个昔日的老牌随身听霸主现在不得不立刻推出对抗苹果iPod的产品——再晚,就来不及了——苹果的iPod在线音乐播放器在2004年疯销了大约1000万台,终于使索尼从昔日随身听的美好年代中惊醒。

  时间紧迫。索尼的网络随身听选择的突破点是极其时尚的外观以及在电池上的优良特性。

  “这次推出的便携式数码硬盘音乐播放器NW-HD3以及多达8款的闪存式网络随身听在索尼音乐产品历史上是个里程碑。”索尼集团个人影像产品公司总裁古贺宣行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是,索尼在一贯只接受自家压缩技术的基础上又兼容了MP3格式。同时,索尼摒弃了该品牌所有产品一向只兼容记忆棒的做法。

  这已被业界看成是一种向大众用户妥协的表现。然而,尽管古贺对新产品有着十足的信心,但想后来居上超过市场导入期已过的苹果又谈何容易。是什么令索尼在雄霸随身听市场几十年之后痛失先机?

  “树荫”的祸福

  1992 年就创造了第一台能以数字形式进行录音的MiniDisc(MD)的索尼,现在的产品线包括了网络随身听、MD随身听、CD随身听三大类产品。然而,索尼在随身听时代的业绩已经成了该公司在网络时代中发展的一道枷锁:对昔日经典产品的过分依赖,对有效专利的不舍,令索尼沉醉在曾经的辉煌中。

  资料显示,2004年第1季度(4月-6月)的联合结算结果显示,索尼电子部门中音响产品的营业额比上年同一季度减少了11.8%并发生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50万元)的营业亏损。第三财季,索尼音乐部门的运营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61亿日元下滑至120亿日元。

  据外电报道,索尼常务董事汤原隆男认为这是受了便携式CD/MD播放机销售减少的影响,以及“其他公司制造的内置硬盘(HDD)或半导体内存的便携式音频播放机畅销的影响”——他指的“其他”公司无疑就是苹果。

  究其原因,首先,“索尼对网络时代的来临以及消费者生活习惯的改变估计不足,是它在音频产品上贻误战机的关键。”郭畅分析认为,“而索尼顽固地坚持本公司音乐格式,甚至不惜抵制主流格式,是它遭受损失的重要原因。”

  对此,古贺的解释是:“以前是因为牵扯到音乐版权问题。但是现在MP3已经成为一种默认的格式,所以把它兼容进去。”

  对这个在控制产业链上游资源上经验丰富的公司来讲,兼容MP3的策略确实有点姗姗来迟。但从其历史上看,索尼在控制音乐产业链的上游资源方面是个经验丰富的公司,也有自己的发展策略。

  掌控源头战略

  “在电影和音乐两项业务中争当全球第一”,是索尼影像娱乐公司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林顿曾任时代华纳国际部总裁 和索尼在美音乐业务的首席执行官莱克(曾任美国著名广播电视公司NBC总裁)被挖来之前索尼公司早已描绘好的蓝图。

  在产业链中抓住上游供应端资源是索尼在电影娱乐和音乐领域的既定战略。如同借掌握电影公司之机来控制DVD版权,索尼已在音乐界网罗了多方明星歌手,例如中国的庾澄庆、王力宏、李玟、F4和阿杜……2003年则被看成索尼最重要的年份之一,重金签下了重量级女歌手王菲。

  但是在音乐产业链上的布局并没有达到电影领域的效果。在音乐业务方面,索尼旗下CD的销量持续下降。在不受版权影响的中国,MP3的流行使索尼在音乐版权上的苦心经营没有太大的用武之地。由于使用电脑进行音乐CD复制和通过网络进行非法下载的行为非常严重,索尼的音乐产业已经面临构造性危机——必须建立收益性较高的音乐网络销售业务模式。

  事实上,1999年索尼就已经在世界其他国家开始提供音乐下载业务。为了和苹果的iPod一决高下,索尼于2004年5月又推出了一项名为Connect的音乐下载服务,但遭到广泛的批评,因为用户认为下载过于复杂,没有Napster和苹果的iTunes音乐商店简单。因此,索尼的音乐下载业务远不如其对手增长强劲。

  当索尼忙于这些工作时,苹果抢占了先机

  “作为传统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的霸主,索尼对MP3市场的忽视直接导致了数字音乐播放器霸主苹果的崛起。”易观国际顾问事业部IT研究经理江崇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版权资源与苹果在欧美及全球市场争雄的索尼,也面临着两方面的重要挑战。其一是如何建立超越现有霸主苹果的竞争优势;其二是如何更好有效规避网络随身听与其传统的播放器设备以及CD、MD等业务的竞争关系。”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索尼和苹果的区别根源于两个公司不同的体制和文化——索尼没有始于管理层的上下贯通体制;与此相反,苹果公司早在10多年前就招聘诺曼担任副总裁,而且该公司正在申请的iPod用户界面专利的发明人中,就有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大名。

  幸好,能让索尼看到希望的是,该公司的新任CEO——那位英国威尔士出生的斯金格应该不会再让索尼受到这种文化的限制。

  这意味着,只有解决所有关于硬件、内容等方面的问题,才能有机会撼动苹果目前的地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