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控制式测控系统
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产生了集中控制式测控系统,不仅延伸了测量和控制距离,而且形成对多点的测控和工作优化。传感器采集外界参量后,经模拟量/数字量(A/D)转换后接入计算机输入/输出(I/O)口,形成计算机测量、优化和控制系统。这种集中式计算机测控系统虽有很高的自动化能力,但计算机负担重、速度受限制,而且要众多铜线,点对点地联接被测点和计算机I/O口,复杂的系统维护和扩展,也都限制了这种集中控制式数字计算机的发展。
现场母线系统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现场母线系统(Field-busSystem),将有一定自动控制能力的传感器和仪器系统,经由现场母线接入计算机,对系统进行管理和优化。系统提高了运行速度,减轻了计算机的负担,也便于系统的维护和扩展。这种系统虽有一定的分布控制能力,但仍属计算机集中控制系统,适合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自动化测量和控制。为适应各种应用要求,众多自动测控系统厂商,在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继承性考虑下,投入资金发展了很多种自动化仪表和自成一套的现场总线系统。分散的发展,使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至今也未能完全形成统一的标准。
分布式测控系统
个人计算机(PC机)的大量使用和网络化技术的兴起,进一步引起对分布式测控系统(DistributedMeasurementandControlSystem)的研究。在这种系统中,仪器、传感器(含执行器-Actuator,下同),决定系统的状态,而不倚仗中央控制器的控制;其次,结点间或对一组结点可互相通信,而不限于一对一的通信联接。犹如计算机在网上,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结点(Node),网络对它是完全透明的。这种测控系统在网络中具有高度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和可置配性(Configurability),能充分适应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能配置于网络所可能及的广袤地域,也可工作于狭小的空间,具有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应用上的灵活性。
在大公司研究中心的努力下,这一全分布式测控系统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成熟。然而,这一成熟的先进技术并未被广泛采用。究其缘由,是由于技术上的障碍和经济上的障碍。一则传感器公司大多分散而为中小企业,并且一般不熟悉通讯和网络技术,这种先进技术符合发展方向,但难于实施和运用,何况系统五花八门应用各异,大多在技术上无实施能力,从而形成发展应用技术上的障碍。其次,公司虽有科研成就,建成了分布式系统,但限于应用范围,自成一套的与网络接口,以及网络协议各异,致使开发费用高,接口装置成本因数量有限自然居高不低。在美国,这种网络化传感器曾高达每只1000美元。重复的开发费用、生产规模的限制,形成发展网络化传感器经济上的障碍。
IEEE传感器网络接口标准
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局(NIST)会同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商定制订一项“IEEE灵巧传感器网络接口”标准。这项标准应用当今成熟的技术,使用尽量少变化的市场现成元器件,组成能适应各种传感器(含执行器)和各种网络协议的标准网络接口。利用它,在网络能及的范围内,形成分布式测控系统。这种系统具有高度的互操作性和可置配性。由于接口的统一和高度适应性,这种接口可以集中大量生产,从而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采用了先进技术而无需重复开发费用。再则,系统组装简便,易于增减测控点和维护,使用便利,可做到即插即用(PlugandPlay)。可以期望,消除了组成分布式测控系统技术上和经济上的障碍,当可迎来网络化传感器和分布式测控系统的时代。
摘自《通信产业报》200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