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06-10-14 7:53:13   收集提供:gaoqian
CDMA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前言 CDMA技术一问世,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在全球移动通信领域刮起一阵旋风,大有 席卷天下之势。目前,CDMA已发展成为一种领先的数字无线通信标准,它在移动和固 定无线应用方面给全世界的运营商提供了一种高效和极具经济诱惑力的选择。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移动通信市场,通信业有关人土都十分重视CDMA蜂窝 移动通信的开发与应用,那在实际运作中,情形到底如何呢? 二、CDMA的优势及发展现状 1.CDMA技术为蜂窝电话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优势 1989年,CDMA发源于美国,最初的设计构想是为美国蜂窝电话运营商提供大容量 和高质量的无线通信方案,由于其新颖的特点、优异的性能,CDMA一出世马上就受到 通信科研、工业、运营等方面的专家所注意,目前,该技术是最先进的数字通信技术 之一。 将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和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 tiple Access)、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作比较,最突出的特点 是:①频谱效率高:实践证明,CDMA的系统容量比FDMA大8-10倍,这对于充分利用 国家有限而宝贵的无线电频谱资源、提高运营效率大有好处;②系统建设投资少:相 同的覆盖面积、相同的频率规划下,CDMA系统所需基站GSM系统的基站数少1/2左右, 节省了基建投资,也利于提高运营质量,降低成本;③话音质量好:如采用13Kb/S 话音编码器,CDMA系统的话音质量可以和一般固线电话相批美;④抗干扰与深密性能 好,掉活率低:CDMA系统采用动态功率控制技术,可以做到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 只发射最低的有效功率,因而减少了系统的同频干扰,保证了通信质量,降低了掉活 率。因手机发射功率小,也减轻了大家所担心的电波对人脑的危害,CDMA手机可称是 “绿色手机”。 此外,CDMA还有许多优点:如,第三代CDMA系统具有提供宽带数据通信能力,目 前所采用的CDMA双模式新型手机可在数据网覆盖的地区或在模拟网覆盖的地区自动转 换工作方式,给手机的使用者带来方便。 2.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尽管CDMA手机技术上的优势决定了其市场开拓中有广阔的前景,但现实中仍有许 多因素制约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从1995年开始商用化进入市场以来,CDMA仅在韩国、美国和香港得到了较快的发 展。在其他地方,尤其是建设了GSM网的地方,它的发展却是较缓慢或停顿的。其最主 要的原因之一是其竞争对手GSM作为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商用化较早,其成熟程度和标 准化程度都很高,而且比CDMA移动通信技术早今年进入市场,运营商已投入巨资,建 成了强大的GSM通信网。而IS-95CDMA技术尽管有优点,但它毕竟是与GSM一样还是第 二代移动通信技术,从所提供的业务上看并没有比GSM有质的提高,其容量上的优势主 要体现在话务量高的地区,但前期高昂的基站网络费用,却往往令网络运营商犹豫不 决。对于移动通信来说,覆盖是最重要的要求,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CDMA移动通信 技术只有在它的规模达到能在全国漫游时才会具有竟争力。因此,CDMA要想达到目前 GSM的水平,恐怕还要面临着需用大量的投入来铺设全国性网络和基础设施的任务。另 外,CDMA的专利也束缚着它的发展,因此,有关通信业权威人士纷纷指出,CDMA作为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尽管有着技术上的优势,但由于其失去了市场的先机,这就决 定了它不会很快地发展起来。 在我国,1993年国家通过863计划,组织一批大学开始重点研究CDMA蜂窝通信的关 键技术;1994年原邮电部组织了移动通信研究开发中心,开发CDMA蜂窝通信系统技术, 并计划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化,建立CDMA移动通信产业;1996年我国电信长城网在北 京、上海、广州、西安建立了4个800MHzCDMA商用实验网,进行现场实验,1997年商用 实验结束,正在逐步地投入商用运营。随着CDMA在我国的实验网取得成功,依据我国 电信长城网及联通公司的初步计划,CDMA网络将从1998年开始逐步覆盖辽宁、河北、 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等全国多个省份及直辖市。但是 由于受前面所提到的种种不利因素影响,CDMA似乎并未像人们所预想的那样迅速在上 述4个城市中铺开来,在进入1998年之后,倒是暂时搁置发展CDMA的意见日益增多。有 专家指出,目前CDMA的技术主要由美国拥有,当中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我国在应用此 技术时,要付出庞大的知识产权费用,而GSM是全球技术共享,并没有涉及知识产权问 题,这样更加剧了CDMA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我国出现了饶过窄频 CDMA直接向宽 频CDMA迈进的讨论。 鉴于宽带CDMA移动电话制式的网络技术未成熟,窄带CDMA制式未能与GSM制式兼容, 以及涉及知识产权等问题,我国有关部门基本上形成共识,放缓CDMA的发展,未来两 年将重点发展GSM网络。 三、市场而求决定技术及产业发展方向 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是靠市场来引导和推动的,目前我国第二代CDMA移动通信市 场的停滞不前,已对第二代CDMA移动通信的开发和产业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CDMA进 入市场的时间较晚,已令其“先天不足”,不可能得到很快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 加大CDMA在市场的占有份额,对市场的健康和正常运营是非常有利的。有专家指出, 对当前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不能一昧偏向GSM网,还应继续促进CDMA网的试用与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在人口密集和用户需求不能满足的大城市,应逐步以发展CDMA系统来 解决容量问题;而在欠发达的地区,可以考虑一开始即采用CDMA系统,而不需先发展 GSM再过度到CDMA的策略。总之,积极而有序地引导第二代CDMA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 对我国运营、开发和产业都是有利和必要的。 我国移动通信市场很大,从1987年开始有第一个蜂窝移动手机起,到1998年底已 超过2300万,至2000年,预计将发展到4000到5000万。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的持续高速 发展,2005年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将达到1亿。在1998年至2005年间,平均年增长在 1000万用户以上,2010年将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亿,在2005-2010年期间平 均年增长在2000万用户左右。由此可见,这么大的市场决非一家、一网所能占完的。 至222年,CDMA系统若能占上10%,就会有300万用户, 20%则有600万用户。 据悉,西安CDMA长城网于98年8月1日按预定目标投入商用。中国联通公司也将在 今年内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各主要城市构筑可容纳260万用户CDMA基础设施,截止 到2000年末将其扩展到可测1000万用户的设施,今后该公司还将以每年吸收1000万用 户作为事业目标积极进行设备投资,2003年力争建设可吸收4000万用户的基础设施。 据专家预计,在未来的3-5年内,900兆赫模拟移动电话网将逐步退出移动通信 领域,取而代之的将是GSM和CDMA移动通信网,第二代CDMA移动通信在中国虽然不会 很快但终究还是会发展起来的。预计到2002年CDMA可以占到移动通信网的10-35%, 将是500-1000万用户。CDMA不仅可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移动通信系统,而且还有很 大的技术潜力。 另:原邮电部经过两年多公关,投资开发成功了基于 CDMA技术之上的SCDMA-WLL 商用无线用户环路系统,实际运用效果和部级鉴定表明,系统主要技术领先世界水平 2-3年,适合我国国情,特别适合解决信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农村的通信,为我国 中西部地区农村电话的发展提供了颇有前景的通信手段。据了解,从1998年8月份以来, SCDMA无线用户环路系统先后在重庆、成都、江西、杭州、南京等地建成7个实验网。 运行实验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正常,固定通信距高达10公里以上,其话音质量超过 GSM数字移动电话,接近日常程控电话的话音质量。据预测,到2000年全球采用无线用 户环路系统沟通的电话用户将达1亿户,到2005年将达到5亿户,其中发展中国家将占 60%以上。从现在到2010年,中国新增电话的一半以上是在城市郊区和农村,其市场 潜力之巨大,在世界范围无疑是首屈一指的。为此,我国信息产业部正向ITU推介SDMA, 希望以生产和庞大的市场为后盾,使其成为国际移动通信标准。 到目前为止,在ITU所征集、已登记的IMT-2000RTT技术方案中,W-CDMA、CDMA- 2000这两个方案都是以CDMA技术为基础的。今后,随时着第三代定带移动通信系统的 问世,数据传输Internet访问将成 CDMA网络的两个最重要应用领域。目前,CDMA网 上的数据传输信息在网络信息量中所占比例不到3%,到2001年,预计将达到23%,可 见,CDMA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基础。 四、结束语 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即宽带CDMA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加速开发中,按计划可望于 2002年投入使用。也就是说,第三代移动通信一定会实现的,查它也不是能轻而易举 地完成。因为人们称第三代移动通信为个人通信,即它是能满足个人通信服务的系统, 因此肯定比目前的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具有更多的功能并采用更多、更先进的技术, 以满足人们在进入21世纪后对通信的要求。此外,现在正在研制过程中的第三代移动 通信仅是其初级阶段,其数据速率、多媒体功能等与等三代移动通信的目标上还有很 大差距。困此,2002年至2005年只是第三代移动通信导入和初步完善时期,还不呆能 完全取代第二代CDMA移动通信技术。因此,第二代CDMA移动通信技术只要不断完善, 增加其竞争力,其市场寿命至少可处长至2005年或更长,这样,为第三代CDMA的市场 拓展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目前,在CDMA前景未明朗的情况下,究竟CDMA能否在短时期发展起来呢?我们将 试目以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