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ADSL接入模式的变化
发布时间:2006-10-14 4:05:29   收集提供:gaoqian
  ADSL建设多采用端局模式集中接入,但在实际环境中出现了一些端局覆盖不到的ADSL“盲区”,这就需要有一种新的建设模式与端局模式相结合,全面覆盖ADSL宽带用户。——编者

端局ADSL接入模式分析

  ADSL在城市的建设模式与电话接入网类似,大多采用大容量、少局所的端局建设模式。设备多采用大容量机架式设备,集中放置在端局,由端局统一覆盖用户。例如:港湾网络的Hammer10000IPDSLAM整机支持448路ADSL用户接入,并支持4级16台级联,最大可提供7000多线的ADSL接入通道。但是,实际工程环境千差万别,出现了一些端局模式无法覆盖的ADSL接入盲区:

  1.出线率盲区ADSL反射功率较大,线路之间的干扰也不可避免。在端局模式下,通常ADSL的出线率只有30%,还有70%的用户不能享受ADSL宽带服务。

  2.低质线路盲区电话线路主要是考虑话音接入,且老的大对数电缆线路老化情况严重,无法开展ADSL接入服务。

  3.距离盲区ADSL传输距离受线路质量影响很大,一般ADSL覆盖半径不超过3公里。这样在3~5公里的范围内就出现了端局ADSL覆盖不到的盲区。

  4.县乡盲区这些区域市场往往距离比较远、用户数较少、环境较恶劣,很难采用端局建设模式。

  盲区的出现限制了ADSL在城市和县乡地区的更广泛使用。因此,须寻找一种适合盲区特点的ADSL建设模式与端局模式相结合,全面覆盖ADSL宽带用户。

边缘ADSL接入模式分析

  边缘ADSL接入模式是将设备放置在边缘ADSL盲区内。由于盲区用户数量一般比较少,因此放置小容量ADSL设备显然是最好的选择。将小容量ADSL设备放置在出线率低、线路质量差和距离较远的小区,通过城市内丰富的光纤资源与较近的端局连接,数据通信由光纤传输,话音由电话线路传送。这样完全解决了出线率低、远距离传输和线路质量差的问题。

  从县乡地区现有资源来看,传输资源建设基本到位。小容量ADSL接入设备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传输资源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随着县乡地区对宽带数据业务需求的增长,可以逐步在县乡地区建设小规模IP网络,小容量ADSL接入设备可以方便、灵活地移植到IP网络中。这样可以以较低的投资和较高的建设速度覆盖县乡地区的ADSL盲区。

港湾网络ADSL边缘接入网解决方案

  目前以大容量ADSLDSLAM为主的建设方式存在初期投资高、占用较多机房面积、部署不够灵活、放号率低等问题,不适合边缘市场。针对此,港湾网络推出了Hammer3300IP上行的盒式ADSLDSLAM设备。它可支持4台级联,保证用户发展的灵活扩张能力;采用IP技术架构,避免了ATM网络建设和扩容导致的高昂成本;无缝支持IP组播业务并提供上行百兆端口,不存在上行带宽瓶颈;支持Tag/UnTag混传,一台设备可以同时满足企业专线用户和个人用户接入;IP与ADSL线路绑定,大大提高了网络和用户的安全性能。

  总之,港湾网络Hammer3300更加适合宽带边缘市场,包括城市ADSL盲区和县城、乡镇等,可以更好地支持运营商宽带边缘市场的开发。

摘自《人民邮电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